从Odyssey与Apollo系统看惠普服务器的发展变革

关注细分潜力市场是惠普服务器给我的深刻印象,Odyssey、Moonshot与Apollo无不是这一战略的产物。Odyssey专注于未来的高端关键业务服务器市场的变革与创新,Moonshot专注于高密度服务器市场的开拓,而Apollo则专注于逐渐扩大与普及的规模高度弹性的商业HPC领域,而对于这类细分潜力市场的专注让惠普服务器获得了较好的先发 优势,在这个习惯了“先入为主”的世界中,这一策略非常重要,而业界所带来的反馈也基本证明了这些专注方向的正确性。Odyssey将明显占据未来高端x86关键业务服务器的制高点,Moonshot也已经成为高密度模块化服务器市场的领头羊,以其为基础的新一代融合系统正在提供着越来越丰富的集成方案(比如ARM服务器 的Web集群、HDI桌面方面等),而Apollo系统则为惠普在商业细分HPC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Moonshot是惠普服务器的另一个系统级创新范例

当看准潜在市场后,在具体的解决方案层面,我们也能看到惠普的新意。其实,很多业界的发展方向其实并不是那么隐蔽,大多数厂商的 服务器关注点其实都差不多——关键业务、通用计算、HPC、互联网/云应用等等,但到了最终的产品方案落地阶段,就体现出差异了。大多数厂商可能会从组件级入手进行创新,但创新的规模到BOX产品级就大多结束了,也因此我们会看到新的服务器层出不穷,这家可能在内存方面有所突破,那家可能在连接 或存储方面有所革新,但在主流的通用标准化服务器(比如x86)整体的处理平台被少数CPU厂商所统治的今天,产品级的创新空间已经不大。由此一来,我们会发现服务器研发又迅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开放式硬件设计,这方面Facebook主导的OCP与中国的天蝎计划就是很好的代表 。它们为服务器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它们在应用层面也有着巨大的局限,比如OCP与天蝎的目标用户更多的是大型的IDC与互联网企业,主流的商业用户很难迅速利用它们的研发成果,毕竟这其中的商业模式 与应用体系有了很大不同,并且对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此惠普的策略也非常明确——在紧随开放式硬件设计浪潮的同时(比如与富士康的合作),将这种定制化模式融入进更合理的,针对细分市场需求所进行的 系统方案级的创新之中,我称之为“半定制化系统级设计”,这在Odyssey、Moonshot与Apollo系统或多或少均有体现。

第一款Odyssey服务器是以SAP HANA开头,而非通用服务器,体现了对于应用场景的进一步重视,从某种角度上讲,CS900就是为了特定HANA应用的一种半定制化方案,而相比之下,Moonshot与Apollo在这方面的体现得更为突出。两者均有组件与产品级的创新,但最终交给用户的则一个更高级的方案级系统,Moonshot所使用的微卡服务器,以及Apollo系统中的服务器节点,均不是标准的产品,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新品,只不过它们是为 定制的系统而诞生的,与此同时,相关配套组件(电源、连接、制冷等)在整机柜/机箱中的设计与配置,也有很多OCP/天蝎的影子,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创新,从这一点来说,将其定义为“半定制化系统级设计”并不为过。

显然,这样的系统产品方案,比单纯的BOX级别的变革更有吸引力,也更符合当前的用户需求方向——尽快、尽好的部署业务所需求的系统,而这种至上而下,由里到外的全面的系统级集成与创新,在综合表现上也是产品级堆叠方案所无法比拟的(即使是采用新的集成设计,如系统机柜或机箱,但仍然用原有的标准化服务器产品),比如电源能效、集中管理、计算密度、制冷效率等等。

而进一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系统级的方案思路也正好与惠普率先提出的融合基础设施(CI,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理念一脉相承(必须承认惠普是第一个提出这一理念的厂商,如今这一概念与产品形态已经被广泛业界认可贞接纳)。因此追本溯源,CI其实就是惠普服务器发展变革的“顶层设计”。时至今日 ,即使很多厂商都在借用CI这一理念,但纵观下来,不得不说惠普是对CI理念领略更深,执行更为彻底的厂商。 虽然这一理念并不是在惠特曼时代提出,但显然在惠特曼上台之后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惠普服务器总体的变革轮廓与其内在的动因。在我看来,惠普服务器在传统设计与开放设计之间,走出了一条可能更有生命力的道路,配合更为专注的细分市场战略,也让惠普服务器逐步 实现了自身的变革。如果按此态势发展下去,我相信惠普服务器的市场领导者地位也将持续更长的时间,也将进一步推动惠特曼所倡导的“惠普之道”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