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在移动领域的布局开始加速,“到年底前会有多款平板电脑陆续面市。”英特尔移动通讯事业部产品线运营总监洪力告诉记者,这些平板电脑全部源自深圳。
作为移动领域的后来者,英特尔近两年加快在移动领域的追赶速度,但市场的拓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获得了三星、联想、华为这些大企业的合作,可市场份额并没有大的突破,还是“非主流”。与此同时,深圳出品的白牌机(俗称山寨机)正横扫市场。根据市场研究公司eMedia Aisa的调查,中国白牌平板电脑厂商在2012年累计出货了超过5000万台平板电脑。预测今年的总出货量将在8000万至1亿台之间,这将占据全球安卓市场的50%以上。其中,有70%的产品流向了中东、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海外市场。
这里聚集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而且面向全球市场,拥有巨大的出货量,“深圳市希望电子产业发展促进信息消费,引领转型升级”,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高国辉说,正因为此,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行业综合展会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和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峰论坛已经在今年落户深圳,并将于明年2014年4月举办第二届。2013年8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使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一系列突出信息消费主题、促进信息消费产业链企业间合作交流会议和扶持政策在加快出台。
在英特尔看来,这或许能够成为英特尔撬动移动领域的支点。恰好,平板电脑已经进入红海,价格战打到以个位数计利润。平板电脑正在由快速膨胀进入极度混乱的时期,按照一般产业规律,很快会迎来整合期。因此一些白牌厂商也迫切需要找到差异化的发展方式,在整合大潮来临前,找到自己的定位。
英特尔是2012年年底开启了在深圳的尝试。英特尔在中国组建了专门支持中国合作伙伴的移动通信事业部,参与产品规划、产品定义以及后期的市场推广工作。这对于英特尔而言是第一次。“我在英特尔19年了,像这样为国内的产业界专门做产品,专门设置团队,从后端一直延伸出几百人的支持团队,这么大的投入我是第一次看到。”洪力口中几百人的团队,服务对象就是深圳的中小规模的制造企业。
为什么英特尔将目标锁定在深圳的小企业?“1994年的时候,我一天到晚写邮件给总部,介绍谁叫联想,为什么要支持联想。当时联想一年的PC销量才是几万台。但是,现在你看,联想已经是PC行业老大。” 洪力说,当时联想的业务量和我们投入量是不成比例的,但是现在看来,这是值得的。显然,英特尔在寻找移动领域破局的方式,更希望在破局的过程中,培养出新的“联想”。
“英特尔不是简单地卖给我们芯片,而是帮助我们成功,比如帮我们进行市场推广、寻找客户,教我们如何控制质量、如何做项目管理。”蓝魔数码总经理万秋阳告诉记者,在英特尔的“压力”之下,他们被迫开始关注质量,与过去做山寨产品时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与英特尔的合作,还迫使我们人才结构必须升级,我们现在大力招揽人力,以便与英特尔相匹配。”万秋阳认为,合作中的种种压力,对自己公司的长远发展都非常有利。
作为国际大公司,英特尔以往服务的对象都是IBM、惠普、戴尔、联想这样的大企业,已经拥有非常规范的合作流程。而这一切,对于深圳的中小企业完全不适用。“与本土厂商合作过程中,英特尔学到最多的就是‘速度’和‘灵活性’。”以前,英特尔跟厂商联合研发产品的周期一般是8~12个月,现在与深圳厂商的合作已经缩短到2~3个月。洪力将之称为“深圳速度”。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团队与英特尔其他团队的工作状态完全不同,更像一家创业企业,几乎达到每周6天、每天15小时的工作强度。在新的工作状态下,考核与激励该如何跟进,甚至给英特尔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新挑战。
英特尔的移动战略选择深圳为支点,是曲线救国,也是一场豪赌。截至目前,英特尔已经在深圳寻得14家同盟军,并且数字还在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