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亚马逊发布了二季度财报,亏损额大幅放大,股价暴跌。近期,云计算业务开始成为亚马逊的支柱业务。而在过去一个季度,亚马逊、谷歌(微博)和微软三家云计算巨头,实施凶猛的价格战,似乎让亚马逊受伤不轻。
报告显示:二季度,亚马逊的亏损额大幅放大。从美股行情中看到,在财报公布后的盘后交易时段,亚马逊股价暴跌了10.45%,最新价格显示为358.61美元,目前的资本市值为1650亿美元,不及Facebook。
作为互联网巨头,亚马逊产品价格定位低廉,秉承薄利多销,并且在多种产品和服务领域广泛投资,比如亚马逊推出了首款智能手机,推出了包邮会员免费享受的网络视频和音乐流媒体。
然而,由于新项目新技术投资额较大,亚马逊的亏损仍十分巨大。三季度,亚马逊预计运营亏损额为4.1到8.1亿美元,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500万美元。
在Fire手机中,亚马逊推出了让业界震惊的海量商品识别功能和3D显示功能。业内称,亚马逊目前的创新水平,已经超过了三星和苹果,这一切归功于贝索斯对于研发投资的重视。
另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AWS),规模越做越大,目前已经开始影响公司整体业绩。今年上半年,谷歌、微软、亚马逊打响了一场云计算价格大战,面对谷歌的挑衅,亚马逊当仁不让,三月份对多个产品大幅降价,最高下调三分之二。
价格大战的后果,是消费者使用量增加,统计显示亚马逊使用量同比猛增了90%。然而,使用量增加没有带来收入的相应大幅增长。亚马逊在财报中没有单独披露云计算业务的收入,但该业务是“北美-其他业务”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报显示,该板块同比收入增幅为38%,远远低于过去这两年保持的50%到60%的高增长。
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亚马逊是当仁不让的老大,其云计算收入,超过了所有对手的总和。由于基数庞大,在实施价格战的时候,同样的降幅,对于亚马逊收入的影响,也远远大于谷歌、微软、Dropbox等对手。
物品的价值和市场的需求程度决定了它自身的价格,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最基本道理。但是现在不顾市场需求和产品成本,人为压低价格抢占市场的行为屡见不鲜。例如打车软件的高额补贴策略,到底是在打价格战,还是在恶性竞争?尽管现在已经被叫停,依旧值得我们去思考。
其实,云计算的价格下调未必就是在打价格战。此前就曾有科技巨头表示:我们并不是在进行价格战,而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成本下降了,因此产品的价格在降价。的确,虚拟化信息化让硬件承载的数据更加庞大,技术水平提高让运营各项开支减少,反应在市场方面,自然是降价。但降价并不是一定能提高利润,有时降价过度,市场占有率虽然提升,但是收回的利润却没有增长。此次,亚马逊恐怕就尝到了恶果。
市场竞争最重要还是遵循市场规律,否则吃亏的就不仅是商家,甚至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的畸形发展。真正主导价格的应该是科技带来的成本下降,而不是为了抢客户的人为压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