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PK《爸爸去哪儿》 大数据断输赢

“大数据”时代,数据本身就能“说话”

纵观第三季《中国好声音》和第二季《爸爸去哪儿》的首期数据,我们不难发现“疯狂星期五”的节目背后的秘密,这些数据也侧面说明,要让观众疯狂起来,口味的研究必须下足功夫。

第二季《爸爸去哪儿》第一期

■全国有超过8300万的观众观看了首期《爸爸去哪儿》的节目。

■4-23岁年龄段比重最高,达36.8%;其次是34-44岁年龄段,达24.7%。

■两网大学以上学历观众份额高于20%,其中城市组大学以上观众占比高达35.5%。

煽情收视未必高 广告插哪有讲究

开场需要飙高音:每期开场,首个学员唱的都是明快热辣的歌曲,这正是导演组刻意编排的,“我们的收视进点不高,只有0.5%,但奔放的歌舞一来,开唱后一分钟之内就升到了2%,人气迅速被带起来。”

温情故事更受宠:崔中华、毛泽少、陈直、罗景文、楼沁、郑俊树这几位经历相对坎坷的学员在经历讲述和导师互动期间收视小幅下滑,刘至佳、陈永馨、吐洪江持平或小涨,可见目前观众相对更青睐阳光向上型的故事,一味煽情甚至主动自曝艰辛往事未必受欢迎。

7月18日,第三季《中国好声音》首播那一晚,宣传总监陆伟和他的团队很紧张。

“前几年卫视竞争的焦点在周六和周日,《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中国达人秀》这些节目全在周六和周日,相对而言,周五就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中国好声音》挤入周五档,是因为周五是浙江卫视的主要经营时段,这一次撞上《爸爸去哪儿》,说实话开播前我们压力很大,并没有必胜的信心,毕竟《爸爸去哪儿》已经播出了一个月,观众收视习惯已经形成,而我们虽然有着前两季的积累,但是首播,这是我们最大的弱势。”7月19日全国网收视数据出炉后,陆伟松了一口气,“湖南卫视在全国网收视上有优势,我们连全国网都超越了《爸爸去哪儿》,城市网更不在话下了”。果然,7月21日的城市网收视数据显示,第三季《中国好声音》创下了节目首播的收视新纪录。

从收视分析来看,第三季《中国好声音》 的90后观众增长了30%,而这和导演组刻意选择了多名90后学员有关,“收视分析和我们最初的预想基本符合。前两季,我们的核心人群年龄是25-45岁,这一季拉低到了25-34岁,而中老年观众的忠诚度比较高,如果能保持现在这样良性的观众构成,我对未来的收视还有期待”。

收视数据,是导演组对节目进行调整的一个重要指标。有细心观众发现,连续三季,每期开场,首个学员唱的都是明快热辣的歌曲,这些学员正是被称为“大嗓门、飙高音”这一型的,陆伟承认这正是导演组刻意编排的,“我们的收视进点不高,只有0.5%,但奔放的歌舞一来,开唱后一分钟之内就升到了2%,人气迅速被带起来。当然不可能每首歌都是明快活泼型的,编排需要节奏起伏,一般后面就接一首相对温情的歌曲”。他们还发现,观众对于不同的歌曲认知度不同,“非常明显的是,英文歌、观众相对陌生的歌曲收视率会偏低,但选歌还是要和学员嗓音特质、导演编排主题相吻合,不能完全跟着收视走,像郑虹,她的嗓音就适合英文歌。这次第三季的主题是向经典致敬,观众会听到大量港台、内地的经典歌”。

至于煽情故事对收视率的影响,陆伟则坦言收视曲线没法表现得那么细,“学员经历讲述部分和导师对学员的评论、选择是同时进行的,在收视曲线上无法分辨出来,但不同的学员流出率的确是不同的”。根据首期数据,崔中华、毛泽少、陈直、罗景文、楼沁、郑俊树这几位经历相对坎坷的学员在经历讲述和导师互动期间收视小幅下滑,刘至佳、陈永馨、吐洪江持平或小涨,可见目前观众相对更青睐阳光向上型的故事,一味煽情甚至主动自曝艰辛往事未必受欢迎。

陆伟表示,收视曲线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让导演组决定何时插播广告更好,“广告时间观众肯定会流失,但在不同的点位进广告效果是不同的。经历了两季的试验,我们发现在导师选择学员前进广告观众流失最少”。至于视频网站的播放数据,陆伟表示更多是用来判断哪些学员人气高、哪些歌曲下载率传唱度高,“网友也是观众的组成部分,不过相对而言,目前我们更看重电视收视率,毕竟广告商投放广告还是更偏重收视率,我们只是跟着市场走”。

网民意见受重视 因此选定杨阳洋

争抢桥段收视高:节目的收视高点出现在爸爸们抱着娃儿抢早餐的时段,全国网收视份额峰值达21.7%,城市网收视份额峰值达24%,相当于在该时点,几乎每五个收看电视的中国观众中就有一个在看《爸爸去哪儿》。

“爸爸”粉多女性:观众占62.7%,远远高于男性的37.3%。

人气霸主吴镇宇:从第一期开始,他就长期占据“人气爸排行榜”第一的位置,直到第五期依然坚挺。

比起电视收视群体来,网络观众占到越来越高的比例,因此《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网络独播平台爱奇艺,首次为节目推出了网络收视率的大数据。

到底是哪些人在狂追“爸爸”?爱奇艺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铁粉”中,女性仍占绝大多数——在北京、福建、浙江、天津、江苏、广东、山西、湖北、河南等热门收视省份,女性“铁粉”经常是男性“铁粉”的好几倍。而总的网络收视数据显示,《爸爸去哪儿》 第二季女性观众的比例高达71.2%,对比第一季上升了足足20个百分点,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唯独在上海,《爸爸去哪儿》的男性“铁粉”大约是女性“铁粉”的两倍,据分析,这样的趋势,很有可能是陆毅、姚明这两位上海爸爸在节目中做出的良好典范所起的作用。

五位人气老爸和六位人气萌娃当中,谁在网络上的人气最高?根据网络收视率的评论数据分析,从第一期开始,吴镇宇就长期占据“人气爸排行榜”第一的位置,直到第五期依然坚挺。而“人气宝排行榜”当中,各位萌娃就得轮流排座次了,继第一期节目“姐姐”Grace拿下最有人气的萌娃宝座之后,这个第一就一直在变化,第四、第五期节目后,杨阳洋则后来居上成为人气王。

作为把年轻受众当成第一目标收视群体的湖南卫视,网民一直是不会忽视的对象,《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最初定嘉宾时,湖南卫视出于测试人气的目的让杨阳洋和其他几个明星嘉宾上了一次《快乐大本营》,结果杨阳洋通过网络人气评选胜出,入选了最终名单。

“粉丝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非常重视观众的反应,来对节目进行改进。这当中,网络同样是我们考量的数据之一。”湖南卫视推广部主任汤集安表示,目前由于网络收视率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细化和规范,不过从趋势上来看,网络的点击和数据分析,会在今后对节目制作和宣传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两档“巨无霸”节目狭路相逢,是冤家路窄争抢同一块“蛋糕”,还是相逢一笑共同做大“蛋糕”分而食之?

作为近两年来最红的两档现象级综艺节目,在演播室内录制的《中国好声音》和户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儿》,今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暑期档周五晚播出,并于7月18日和7月25日进行了两场“火拼”。这对其他节目而言只能沦为炮灰的“黑色星期五”,对观众来说却无疑是客厅狂欢的“疯狂星期五”,喝着饮料吃着零食看着电视,仿佛回到了荧屏的全盛时期。如今的每个星期五,或许是中国电视史上绝无仅有的“疯狂周五档”。

第三季《中国好声音》第一期

■腾讯(128.9, 4.00, 3.20%, 实时行情)视频上线15个小时播放量超过5000万次,上线20小时后播放量破亿,创造视频网站综艺节目最快破亿纪录。

■男性观众占51.7%,比重高于女性;25-34岁年龄段比重最高。

■高中及大学以上学历占比70%;公务员、学生比重较大。

“火力”集中 周五荧屏观众“回流”

周末三天,原本各家卫视都会按自己的收视习惯将“火力”集中在某一天,而如今《中国好声音》和《爸爸去哪儿》暑期档“火拼”的直接结果是,周五档一下子成了最炙手可热的一天。

根据卫视最常用的CSM50城数据(缺三亚、海口、常德、湛江)来看,7月18日当晚收视排名前十的节目为:《中国好声音》4.241%,《爸爸去哪儿》3.096%、《真声音》2.423%、《天天向上》1.777%、《我的纪录片之和爸爸在一起》1.235%、《中国好声音》重播0.917%、《花样年华》0.581%、《中国好声音倒计时新闻发布会》0.576%、《传奇故事》0.529%、《金牌调解》0.478%,十档节目收视相加为15.853%。反观7月11日前一周前十的节目收视率相加为10.43%,而7月19、20日,前十的节目收视率相加甚至不到10%。由此可见,《中国好声音》的加入,将周五整体收视率提升了52%,也让很多不看电视的观众打开电视机,开机率大幅提升,而央视综艺频道的歌唱节目《开心歌迷会》也因为《中国好声音》带来的共振效应,7月18日当晚收视达开播以来最高。

此外,7月18日收视前十的节目中,《中国好声音》及重播、衍生节目《真声音》、《倒计时新闻发布会》占了四席,而联动播出的《天天向上》、《爸爸去哪儿》和《我的纪录片》则占了三席,两者相加占了七席。

竞争压力下,无论是《中国好声音》还是《爸爸去哪儿》都不敢轻敌。其实从去年下半年的招标开始,两档栏目就率先进入广告争夺战,最终双方不仅都进入单个栏目“10亿元俱乐部”,且栏目总冠名也分别以3.5亿元和3.12亿元的“天价”创下历史记录。

艺恩咨询的报告认为,第三季《中国好声音》的特色在于新媒体运营上的花样翻新,比如:观众可通过微信摇一摇搜歌功能,识别正在播出的内容进入互动竞猜页面,竞猜学员加入的阵营并赢取礼品;节目播出时扫描二维码,或在微信中搜索“好声音全程直播”公众账号,通过“不踩白格”游戏,即可获取红包,将往年的“看”转化成为“玩”,提升了节目趣味性与参与性。

与此同时,就在刚刚过去的周五,湖南卫视也拼了,在7月25日的“第二回合战”采用了特殊编排,不但在《天天向上》结束后无缝连接《爸爸去哪儿》,且和《中国好声音》重合的一小时内甚至不插播广告,根据率先出炉的全国网数据,当晚《爸爸去哪儿》 以2.62%反超《中国好声音》1.98%,剧情出现逆转,虽然时至截稿,双方大战第二回合的城市网数据尚未出炉,但无论结果如何,可以预见的是,暑期档的周五,这两档“巨无霸”节目将呈激烈竞争的胶着状态,同时也在“大战”中制造了久违的“全民追看”盛景。

研究公司引力传媒认为,两档节目孰优孰劣并不重要,是否分出高下也不重要,能否沉下心来把节目做到极致、找到目标观众,才是真正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电视节目。

“双龙”戏珠 其他节目或成“炮灰”

综艺节目收视率破4%,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拿去年央视索福瑞公开的CSM48城数据举例,整整一年,能够做到收视率破4%的节目只有6档,其中包括《爸爸去哪儿》 第一季第十期节目(5.3%)、《中国好声音》 第二季第八期节目(5.233%),《我是歌手》第一季总决赛(4.127%)和《快乐大本营》的“爸爸”专场(4.207%),其余则是去年央视春晚和湖南卫视2013跨年演唱会,而这两台晚会严格来说还不能算综艺节目。其实,电视圈内公认的是,一档节目的平均收视能够破1%就已算优秀节目,能够破2%就能成为一家卫视的招牌节目,破3%就能成为现象级节目。

由自媒体记者“娱乐资本论”给出的收视率计算方式显示,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比如,以100个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为基数,某100分钟的综艺节目,如果A看完了100分钟,那么A就贡献了1%的收视率;而如果A只看了5分钟就换台,B陆陆续续看了30分钟,C看了65分钟,3个人加起来如果也达到100分钟,那么他们3个人就共同组成了1%的收视率。因此,如果以10亿观众为基数的话,收视率达到4%,并不是说只有4000万观众看过这期节目,而是由无数个用户组成的这4%,才能达到这个数字。

同一天播出的两档节目,城市网收视率先后破4%,而7月18日当天则一个破3%、一个破4%,这在中国综艺节目史上实属罕见。评论人士舞美师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中,一家独大的场面有,但今年“双龙戏珠”的局面却从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以前只有在跨年晚会时才会发生,但跨年晚会是一次性投入,吸睛效应和综艺节目来说不是一个等量级。如今的每个星期五,或许是中国电视史上绝无仅有的“疯狂周五档”。

相比之下,排名第七的江苏卫视《花样年华》第二季只有0.581%的收视率,《非常完美》、《中华好诗词》等二三线卫视的季播综艺节目,收视率更是被压缩到0.2%上下,这让不少业内人士惊呼,如今的周五档已经成了“死亡地带”,有新节目也不敢放到周五,进了就成“炮灰”。

“就像苹果和三星争,死了诺基亚,电视节目也一样,《中国好声音》和《爸爸去哪儿》那么强的收视效应,其他节目会很惨。如果我是卫视领导,有新节目也不会选这个时段。”舞美师说,从他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现在很多新开的电视节目,尤其是二三线卫视的节目,都选择避开周五这个阵地改道而行,如央视即将上档的《大魔术师》就挪到了周六,贵州卫视已经开播的新节目《爸爸请回答》也只敢放在周二。

“迎难而上”的,只有安徽卫视上周五开播的《超级先生》,但面对两档现象级节目,《超级先生》的一位内部人士也无奈表示,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