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的“云”
1.云城市
围绕“智慧东莞”十大工程,东莞已全面开展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城管方面,目前已完成数字城管系统设计,并投资改造了50351套智能路灯,实现节能60%。在智慧环保方面,建成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辐射源在线监控系统等信息系统20余个。在智慧城镇方面:启动了智慧东莞试点工作,于今年7月建立东城中韩智慧城市产业园并投入使用;基本完成智慧松山湖建设,完成城域网及配套机房一期工程、覆盖122个资源图层的地理信息系统、含GCLOUD云操作系统的192TB基础数据云平台等基础项目建设;虎门港建立了港口数据快速自动采集系统,智能货物分拣系统,实现仓储智慧化管理。此外,东莞联通推广“智慧校园”建设,并与市政府、常平镇政府签订了“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东莞电信积极开展“智慧社区”建设;东莞移动推广“无线抄表”、“校讯通”等智慧城市典型应用。
2.云政务
东莞电子政务云平台从2011年开始部署建设,目前已建成两个云平台管理中心,分别部署在内网区和DMZ区,负责管理4朵云:政务内部云、DMZ区云、容灾备份云以及公有云。截止2012年8月,已实现对437个业务应用的统一监管,对59个电子政务应用进行云化迁移,其中包含了关贸通、市政府办公OA等大型应用。并于2013年底基本建成网上办事大厅,进驻服务事项1991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943项,网上办事率超过90%。
目前共有近100家市直部门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中注册了信息资源目录,商事登记和市场监管等领域工作顺利推进。此外,我市继续升级改造全市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和系统平台,通过完善CA平台、开展“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和推广网上OA系统,目前全市各镇街及园区已有358个村(居)委会使用OA系统。
“云制造”大爆发可取道“小而美”
云计算是一场对以往商业模式的变革,它对传统制造的影响甚至是颠覆性的。产品研发设计、到原材料的采购、订单的安排、产品的制造生产、后续营销服务,云计算对传统制造的改变可以贯穿于整条产业链的每一个细节里面。
作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东莞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在云计算应用上,“云制造”的前景被广泛看好。从40%以上的企业开始关注智能化技术应用不难看出,传统制造产业对信息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需求不断增强。
与企业热情的需求响应相比,云计算应用与东莞现有优势产业的融合现状多少给人泼了点冷水。调查显示,目前,云计算应用产业在东莞存在对促进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作用不明显。
探究“云制造”发展不尽如人意背后的原因,不可避免与云计算应用在东莞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从现阶段看,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对“云”的认知上处于粗浅阶段,虽然他们都表现出对“云”的兴趣,但在行动上却始终没法迈开步伐。
要促使“云制造”在接下来如同国外一些发达地区般实现爆发式发展,东莞需要加快推进云计算技术、运营及服务模式创新,面向产业结构及企业发展实际取道“小而美”的发展模式。
取道“小而美”的核心在于坚持让市场调节发展基础性作用的个性化定制管理服务。
一方面,应该着手于人的转变,强化分行业、分类别的云计算应用宣传及动态跟踪。东莞充分可以借助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民间组织的力量,在加强促进企业主对信息化建设观念转变的同时,进一步细化摸底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个性化云计算应用需求,形成持续畅通的、自下而上的需求反馈机制。
另一方面,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对云计算应用服务的需求千差万别的实际,东莞应该适应云计算数据中心小型化、高速化和高容量化的发展趋势,对产业扶持及发展方向作出相应的调整。东莞的“云制造”可依托自身软件产业发展现有基础,借助莞深穗合作优势,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云计算软件研发企业,以满足东莞“云制造”对企业个性化定制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