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救之道,就在其中。”电影中,肖申克监狱的典狱长Norton把一部《圣经》递给含冤入狱的Andy Dufresne,同时留下了这么一句“关怀”。
现在,阿里云将一个“云合计划”抛到中国软件商面前,传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成为微软、Oracle的道路,就在阿里云生态。
中国软件商确实亟需救赎,譬如中科红旗刚刚被迫卖身,用友金蝶在持续亏损中转型……然而,杀入企业级市场还没多久的阿里云,是否是软件商们的Mr Right?
亟需救赎的中国软件企业
始终长不大,这是中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企业的悲哀。看工信部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13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营收位居榜单前三名的华为(1216亿)、中兴通讯(463亿)、海尔集团(401亿元),都不是纯正意义的软件企业,且数量级较低。
中国软件商的尴尬,他们想要和微软、Oracle或者SAP等在传统软件市场一争长短,积累还不足,世道已经变成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天下,一大批基于SaaS和移动应用的新竞争对手已经活跃在国内外各个细分市场,譬如明道致力于企业内部沟通、协作和知识管理等,易会则对移动会议服务虎视眈眈,连跨国巨头都对这种趋势深感忧虑。不过,任何传统软件商的转型,都要掂量如何减少对传统业务的冲击,这就陷入了“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的两难境地,像金蝶徐少春那样要把一切工作都迁移到智能手机上,决心是非常难下的。
中国软件传统模式的痛,阿里云总裁王文彬认为,是绝大多数企业将IT预算中80%的资金投到了软硬件平台,而真正花在应用创新上的钱不到20%,研发投入比例就更少,中国软件商的落后也就不足为奇了。中软国际高级副总裁刘英杰现身说法:软件企业的项目研发效率没有提升,但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预算越来越少,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所以,产业已经走到转型升级的时刻。
在阿里云看来,需要救赎的不仅仅是软件商,还有苦于旧模式的用户。据中软国际高级副总裁刘英杰介绍,在中软服务过的大型客户之中,IT设备每年的投入巨大,但真正的痛点是花了钱却并没有产生实际效果。这些数据中心、IT硬件,到最后可能真正使用起来的只占客户最大峰值的20%。阿里云认为,云计算能帮软件企业和用户提高IT使用效率、提高效能的同时降低使用成本。
“以前是计算加软件的模式,以后是云服务加数据的模式。”王文彬说,未来属于这样的一个DT(数据科技)时代,云将是新时代的公共服务。他判断,以后将有大量的IT服务商上云,将有更多新型云服务商诞生。
阿里云推出的“云合计划”,就是希望开启新的模式,吸引云服务商,建立一个云生态,走向新时代。王文彬说,阿里云要做计算领域的电厂,由软件商来作各种电器公司,共同促进从IT到DT的迁移。
面向DT的阿里云生态蓝图
王文彬给应用软件厂商描绘了一个愿景:阿里云平台将产业收入从8:2变成2:8,负责应用创新的云服务商将拿80%的收入。
换言之,底层云基础服务将只占企业20%的IT预算,80%的钱可以更多地花在软件、服务以及创新上,这将有助于改变软件商的生存状态和服务模式,用户也不再是“买服务器+高价软件+人力运维”,而是订阅低成本、高可用的云服务。当然,阿里云的规模效应也同时会更加明显,竞争基础也会更加牢固,是为多方共赢。
“五年之后,我们希望,甚至一个IT宅男不需要线下服务,线上也可以为中国500强做云服务。”王文彬说。
阿里云的“云合计划”,雄心勃勃地定下了三年之内招募1万家小型云服务商的目标,另外还有100家像中软、浪潮、东软一样的大型云服务商和1000家区域及中型云服务商,在云服务的不同领域展开合作,为企业、政府、制造等行业用户提供一站式云服务,涵盖咨询、架构设计、云迁移、工具应用开发、数据分析等。为此,阿里云还设立了专门的云基金支持合作伙伴。
阿里云的客户有可能在这一个体系中率先获益。上海驻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曾是阿里云平台上的一个客户,因为自己在使用云计算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看到了第三方的商机,转而变成了为各企业“上云”提供架构设计、咨询服务、迁移方案的云服务商。目前该功公司服务的客户有新华社、众安保险等。
“互联网行业革其他行业的命,而云计算则革了IT互联网行业的命。”上海驻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肖凯认为,云计算正改变着整个IT行业的价值链,它将会改变硬件、软件、渠道、集成商等角色和他们获取利润、获取客户的方式。
为什么是阿里云?
在人人都说大数据的今天,DT时代的逻辑很充分,但为什么能提供这个平台的是阿里云,而不是更理解行业应用的SAP、IBM,也不是百度腾讯这样的本土互联网巨头?前者很好理解,传统软件商既害怕失去现有业务的高利润,又习惯于单租户模式,但互联网强调做更加透明化的东西,用相互隔离的多租户架构,把资源利用率做到最好。
而相对于百度和腾讯,阿里的企业基因更明显,大规模并发、多租户架构已经炉火纯青,其“飞天”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成为单集群规模达5000台服务器的通用计算平台,支持了包括支付宝、余额宝在内的阿里业务,经受了单日350亿元交易额的考验,并已服务于气象部门。阿里云运营的时间也更长,已经历了近5年研发和3年的商业化运营,至今积累直接和间接客户98万,具有完整的产品线、完善的安全防护能力,包括完整的运维体系、安全合规规范和对客户服务体系。
数据的积累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是阿里云平台的又一个核心优势。余额宝、小微信贷已是阿里大数据成功应用的典范,金融行业应用也成为阿里云生态最看重的一个领域。除了电商平台交易数据,阿里云还布局了气象、地图、物流等数据,随着支付宝钱包开始在政务、医疗领域崭露头角,阿里云平台上的数据愈发膨胀,无疑能给产业合作伙伴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能否救赎?
《圣经》果真为Andy Dufresne的自我救赎立下大功——他把挖洞的“槌子”藏于其中躲过了搜查,那么“云合计划”是否是软件商冲出牢笼的大好机会?
从直觉说,原来的Orac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喻思成和Oracle大中华区产品战略部总监刘松,现在的头衔已经分别变成阿里云技术与业务副总裁和阿里云业务总经理,——如果他们不是与王文彬一起接受采访,相信不少记者会有参加Oracle发布会的错觉——Oracle的两大高管加盟一家成天喊去IOE的公司,就算我们不去联想IOE架构要输给云,阿里云高层对行业用户的理解能力的增加,总是不能否认的。一套好的技术,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一群靠谱的人,聚合在一起,成功的可能总会多于成功之母。
从数据来看,目前,云计算服务市场年增长率为45%,而传统IT的增长仅为4%。此消彼长,趋势不言而喻。顺应趋势的新生态,正好野蛮增长。
阿里云说,云生态的变化很像是十年前淘宝生态的建立、逐步取代线下门店的过程。十年来,我们见证了电子商务颠覆了中国人的购物方式,而围绕淘宝的电商生态,诞生了数十种新职业、数十万家电商服务企业和数百万网商,形成了触达全国每一个乡镇的快递网络。王文彬表示,云服务将同样催生下一个万亿级市场,诞生各类“新型物种”的同时,也将打造一个像淘宝电商一样多方共赢的云生态。
王文彬介绍,阿里云将采取“培训认证+技术支持+资金扶持+客户共享”的策略,帮助合作伙伴向云服务商转型,将基于传统IOE架构的软件改造成云软件。培训认证方面,给予合作伙伴技术、推广、产品等全方位的专业培训,专业的架构师团队全程支持,协助合作伙伴更快、更好的将云计算业务推向客户市场;资金扶持方面,针对合作伙伴提供云基金,鼓励合作伙伴的重要创新应用,帮助合作伙伴产品商业推广;技术支持方面,给予合作伙伴完整技术架构支持、技术保障支持、解决方案支持,新业务联合创新支持;客户支持方面,由阿里云颁发的合作伙伴授权证书,阿里云和优秀的合作伙伴共享客户资源。
“圣经”已经送到,但每一家软件企业的“槌子”,还需要自己去寻找,并且找到“槌子”破壁而出之后,面临的也可能是一个“泥潭”,不过,软件企业愿意在牢笼中终老吗?
阿里云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任何新事物对就事物的更迭,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阿里云的挑战,首先当然是这两天发生的微软Azure云服务宕机,这同样可能发生在阿里云身上。
从Amazon、Google、Facebook到国内的BAT,再牛叉的基础设施现在都不能完全避免这档子事,断电、断网、火灾等更非人力所能抗拒。对此心知肚明的阿里云,已经宣布每年投入数亿元推出一项“可用区”服务,允许阿里云用户可将IT系统部署在不同机房,类似于双活的概念。数据中心合作伙伴的启动,将会对云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更高的运营成本。
淘宝生态的比喻,也折射出云生态需要注意的问题。今天电商很繁荣,但不能讳言目前在各个电商平台,中小卖家生存艰难,假货横行,因此,云平台上,如何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服务体系,保障小型IT服务商的创新积极性,杜绝不合格的云服务,将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