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3年的IT市场,这一年是不平静的一年:纠结的转型、云计算的抢位战、朦胧的大数据市场、数据中心的软件定义之路,IT产业的洗牌已经进入了一个高潮阶段。
后标准化时代 传统IT厂商纠结的变革
“IT产业的变革从未如此剧烈”,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贺乐赋曾这样形容目前的IT产业发展现状。这股席卷IT产业的变革之风不仅让PC产业链上的企业失去了色彩,也给IBM、甲骨文等老牌IT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事实上,变革是任何一个产业发展和进步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一方面,随着IT产业逐步走向成熟,市场逐步饱和,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经历了标准化需求之后,出现越来越多的差异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云计算等新的模式的出现可以说是引爆了这样一个变革,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达到空前的高度,大数据的行业差异性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当竞争越来越激烈,日润日益薄弱的时候,供应商们就不得不寻找新的利益增值点,比如差异化的服务、提供具有附加值的产品,亦或是进入新的市场。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型”几乎成为所有IT厂商提及率最高的词,各大传统IT厂商都纷纷开启了转型之路:
10月份,戴尔股东投票通过私有化决议,戴尔正式成为私有公司,关起门来做转型;微软7月宣布期待已经的重组计划,却难改疲弱现状,9月又宣布收购诺基亚,这让业界许多人难以理解;IBM疯狂收购,布局云计算、大数据……它们挣扎着重新适应这个新的时代。
云计算抢位战:Amazon、微软高调抢占中国市场
云计算也在改变软件的交付形式,冲击软件行业原有的商业模式。在急需寻找新的市场空间时,云计算成为当前众多厂商的新目标。Gartner发现,迄今为止,北美市场始终是应用公有云服务的最大的地区市场,占全球整体市场的60%,中国市场也显示出较大的发展潜力。于是,中国市场也就成了IT巨头的必争之地。
不过,根据国内政策,国外厂商云计算数据中心在中国落地需要牌照,与国内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合作不失为一条妙计。
2012年5月,微软与世纪互联达成合作,意味着微软成为首家外国企业获得了公有云运营资质。根据微软与世纪互联签署的协议,微软将向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授权技术,由其在中国运营并提供Office 365和Windows Azure的服务。
与此同时,亚马逊AWS入华的声音不断,但按照中国政府的监管要求,亚马逊必须在中国境内建设数据中心。此后,亚马逊通过同北京市政府、宁夏自治区政府和亚马逊AWS、宽带资本旗下的云基地合作,解决了电信增值业务牌照的问题。
2013年12月,微软和联想又在北京举办签约仪式,正式宣布联想成为中国首家微软Cloud OS战略合作伙伴。这意味着,联想将启动企业级公有云的运营。同时也意味着,微软的云服务除了与世纪互联运营Windows Azure之外,还有更多样化的合作模式。
国外巨头的加入,也让国内阿里云等公有云服务商倍感压力。当然,外来的云服务也不得不面对一些企业对更加复杂的云服务的需求以及本土用户对外来云服务的适应周期等问题。
推荐阅读: 《2013年IT产业回顾(下):朦胧的大数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