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发展标准未定,互通互连存问题

从谷歌搭建全球第一个基于openflow的SDN网络开始,SDN网络正式走进了商用的快车道。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预计今年这一市场将创造3.6亿美元的产值,到2016年估计将增长至37亿美元。从去年开始,全球产业链上几乎所有的主流厂商都推出了相应的SDN产品、构建网络解决方案、软件等。部分设备、技术已经应用在企业网络甚至是运营商现网中。但SDN应用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多种标准、不同厂家设备的互操作性、新旧设备兼容等。

标准多样

目前,整个IT界都在谈论SDN,也都进行着有关SDN的研究与尝试工作。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甚至笑称,“这年头出门不提SDN好像都觉得自己落伍了。”可见,SDN已经深入了整个业界的思维之中,整个产业链都意识到“不SDN即死”的未来。

在全球范围内, SDN已经来势汹汹,但其仍面临着标准化问题羁绊。虽然SDN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实现网络设备软件与硬件分离提高网络效率的方法。但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需要一套完整的、通用的、业界大多数厂商采用的标准来实现不同厂家的设备、软件的相互兼容使网络可以无障碍的进入到SDN时代。

而目前,虽然业界进行SDN研究的热情高涨,却难逃SDN标准众多难以选择的困局。从最早出现的ONF到现在电信运营商为主的NFV、IT企业为主的OpenDalight,从中不难发现,市场各个环节对于SDN的重视,纷纷从自身特点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SDN标准化工作。而这却面临着多个标准制定组织部分标准不统一导致业界无法形成合力发展通用设备的尴尬境地。

据了解,就目前而言,进行SDN标准定化工作的就有着目前成员已达96家厂商的ONF(Open Network Foundation,即开放网络基金会,也是目前最主要的SDN标准制定组织)、由全球52家电信网络运营商、电信设备供应商、IT设备供应商以及技术供应商组建新的网络功能虚拟化标准工作组(NFV)、由Big Switch、思科、戴尔、爱立信、IBM、英特尔、红帽和 VMware等组建的Opendalight等SDN标准制定组织。同时,ITU也专门成立的有关SDN标准制定的工作组。

多厂商付诸实践

有关SDN的标准化工作的待定,并未影响整个产业链对于SDN的热情。从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到解决方案、设备提供商再到芯片提供商均已进行SDN相关研究并推出针对SDN的网络、解决方案与产品等。

在全球范围内,以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将SDN技术应用与自己全球的数据中心中;T-Mobile、AT&T电信运营商等纷纷开始进行有关SDN的试验工作。而运营商与互联网厂商进行的SDN建设也刺激着设备厂商、芯片厂商加速推出符合SDN商用标准的设备。如盛科推出支持OpenFlow的交换机,博通推出支持SDN的网络处理芯片解决方案;思科、华为、爱立信等网络设备制造商推出相关SDN设备。IBM、HP、Dell等推出相关解决方案等。可以说,全球IT产业链主流厂家已将自己的投资重点集中于SDN。

而中国整个业界也进行着有关SDN的尝试。如中国电信目前已在部分网络中应用SDN进行组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正进行着有关SDN网络组网测试、试验工作。百度已在其自主研发的全流量进网系统、流量清洗系统、负责均衡系统及数据中心互联场景下部分采用了SDN相关技术。腾讯、新浪、阿里巴巴等也正进行相关研发测试工作。华为、H3C等也推出了有关SDN的设备解决方案。

仍存问题

虽然全球都兴起了SDN研发生产建设的大潮。但SDN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有着自身不完善的问题。除了标准制定工作并未完成、标准制定组织众多等标准化方面的问题。其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中国SDN大会主席、中国通信协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慧玲表示,SDN在需求、场景、整体架构等方面仍需进行相关标准化研究。如数据中心多租户的隔离、核心网虚拟化等。尤其是而面向业务的北向接口仍未进行标准化,大大滞后于南向接口的标准化进程。

同时,多家厂商推出了各自SDN设备、解决方案等,但如何实现各厂商设备的互操作性等仍是摆在整个产业链面前的问题。

韦乐平表示,SDN仍在集中控制和管理的扩展性;平衡软件复杂性和高效性;不同厂家设备及管理的可迁移性;现有设备、硬件平台等向虚拟化网络平滑演进、兼容甚至长期共存;网络安全、软硬件失效的弹性;不同厂家虚拟化设备和网管的快速有效集成、避免锁定于某一厂家等方面仍存在着挑战。尤其是,不同厂家设备及管理的迁移正面临着来自厂家为自身竞争力和利益而本能的抵制。

为此,韦乐平指出SDN目前仍适用于单一的小型化的网络从而降低SDN网络复杂性、减少设备迁移带来的问题。在运营商的大网中进行SDN仍面临着众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