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市民柏先生,玩网络游戏已有多年。从早先的热门网游《传奇》,到今日的《魔兽世界》,几乎每款国内盛行一时的网游,他都有所涉猎。
前不久,他的《魔兽》帐号密码被人窃取,虽然还可以正常登陆服务器,但是里面辛辛苦苦打出来的一些高等级游戏装备,以及游戏中流通的游戏币,却被对方席卷一空。
他对记者说,以前他也丢过好几个帐号,而在这上面花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现在的盗号者"手段"越来越高明。
柏先生被迫购买了矩阵密保卡,来对他的网游帐号进行更严密的保护。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1400万网游在线玩家中,76.3%的人,有过网络无形财产被盗的经历。
网民眼中的"网络虚拟财产"
11月23日的时候,记者在市区的一家网吧中联系到柏先生,他结帐后和记者走出去谈。他说:"其实不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经历,我知道很多朋友或者网友,也有过这样的遭遇。"
尽管他对盗号和盗取网游装备这样的丑恶行径无比痛恨,但仍然面对着一个残酷的现实,那些盗号者为了把这些"虚拟的财产"转换为现实利益,活动非常猖獗。
而他这样的玩家却是有苦难言,因为这些经历都发生在互联网上,是与现实"脱节"的,他不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那些盗号者的目标是什么?"记者有些不解的问。
柏先生叹了口气说:"装备。如今的游戏帐号倒是不值什么钱了,而游戏里的装备成为了主要的目标。打个比方说,一款游戏里面的极品等级武器,往往开价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人民币,当然,这都是私下的交易。这个市场已经兴旺了很多年了。"
在他的指点下,记者随机登录一些与网游有关的网站,上面有很多帖子都属于交易发布贴,如在"都市港湾"网站中有网民发帖称:"大量收购高级装备","漂流幻境"网站上发布了某款服务器"收购高级装备,48级以上的矛,剑,刀,斧头,衣服,鞋,手套,头盔,只要有的都要……价格不过分的都收购"这样的信息。
柏说,他有一个朋友,曾经在网游里组队作战获取了一件高等级武器,后来以两千元的价格买给了别的网民。
因此,网络交易的红火也滋生了大量的"装备中介"、"职业打装备者"这样的所谓新兴职业。
"要升到高等级或者拿到好的装备,投入是不是很大呢?"记者问。
他琢磨了一会,然后掐着手指说:"简单算一笔帐,有些游戏是要购买点卡的,一张是30块钱,象我们这样的老玩家每月都要买,这样子一年就300多块钱,这只是单此一项而言。如果你同时玩好几款游戏的话,那么付出的钱会更多,此外,需要用人民币去购买游戏世界里面流通的游戏币,有的人一次就花好几百元甚至更多的钱。如果要买高级装备,那就更费钱啦,这些钱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很难计算出一个详细的数字。"
他还说,就一个普通的玩家来说,一个月要花几十块钱,平均每天玩一两个小时,而一些比较专业的玩家,虽然因为网游防沉迷系统的介入,每日也就登陆游戏三四个小时,但他们舍得花钱去买游戏币或者高级装备。
为了升级和获取高等级装备,这些玩家往往付出了更多了金钱和时间、精力,而一旦得到了,有些人会转手以更高的价格买出,从中牟利。
由此成为那些不法分子所觊觎的目标。
"网络虚拟财产"遭遇的危机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近年来国内关于"虚拟财产案"的相关报道。
2003年冬天,中国首例虚拟财产案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虚拟财产具有价值含量,因此判定被告在游戏中恢复原告丢失的虚拟装备。
这一纸宣判曾在网游产业和网民中引发轰动,也标志着网络虚拟财产这一概念正式进入司法视野。
本案的原告李某,在过去两年里,花费了几千个小时的精力和上万元现金,在一款游戏里积累和购买了各种虚拟"生化武器"几十种,但2某天当他再次进入游戏时,却发现自己库里的所有武器装备都不翼而飞。 经过查证,这些装备被另一个玩家盗走。李某找该款游戏的运营商北京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交涉,但该公司却拒绝将盗号者的真实资料交给他。
于是,李某以游戏运营商侵犯了他的私人财产为由,将该公司告上了法庭。
这桩虚拟财产终获得法律保护的首个判例,由此引起了人们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密切关注。
而目前大家普遍在使用的腾讯QQ,也因为其具备号位优劣、在线时长,具有等级等特点,在地下交易市场异常红火。
根据记者的调查,一个以卖号为生的网民透露说,在民间交易市场上,一个5位数的QQ号,已经被炒到了两千元人民币以上。就在线等级来说,他曾经以2000元的价钱,将一个50多级的八位QQ号卖给了一个河北人。
2006年末,深圳市公安局网监分局成功侦破了国内最大一宗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案,此案被称为"中国互联网虚拟财产被盗第一案"。该盗窃团伙成员分布国内多个省市,并盗取QQ号、Q币、游戏账号等,涉案金额高达百万元。
今年的9月份,深圳市公安局又破获了国内最大一起QQ网络诈骗案,诈骗金额高达数万元,受害群众遍布全国各地。
有观点认为,就本质而言,网络虚拟财产不过是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中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而且完全是无形的。这种虚拟的所谓"财产",不能算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
然而时至今日,当形形色色的网络虚拟财产越来越具备商品的属性之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认同网络虚拟财产存在着价值含量,并且具有很大的流通性,它的价值已通过现实中的货币交易体现出来。
相关司法界人士为此撰文呼吁,根据种种因素,网络虚拟财产应属于无形财产,法律应承认这种财产利益,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网络虚拟财产如何"流失"?
就目前争议最大的两个网络服务产品,即QQ号和各类游戏装备而言,木马仍是他们最大的威胁。柏先生说,他认为大部分的网络虚拟财产的失窃,都和网络木马有关。
供职于我市某通讯公司的小奇(化名),并且曾就读于某大学计算机系,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根据他的说法,那些用来盗取网络虚拟财产的木马,在网络上都可以买到,因此甚至滋生了一个畸形的灰色职业"卖马人"。当然,这里面也包含了很多黑幕和骗局。
记者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与一名自称"卖马"的人联系上了。
在这个家伙的QQ资料上,写着"卖XXX木马、卖流量、刷Q币……"的字样。根据记者使用的个小工具,对方的IP地址显示为济南市网通。
以下是记者与对方的简略对话。(记者简称记,卖马人简称马)
记:这个XXX的木马怎么卖?
马:你是想学,还是想买啊?
记:想学的话都教什么啊?
马:最简单的就是盗号(意即盗取帐号的密码),挂马、破解和黑站都可以。
记:怎么能学到?
马:交费,成为我们的VIP会员只要500元,终身的,包教包会……
记:那XXX的木马买了怎么用。
马:很简单,我可以教你用网马生成器,申请个ASP空间,上传到网上,只要别的人进了这个网站,他的密码什么的就会发到你的空间里,现在都用这个方法……
记:这个XXX的软件多少钱啊?
马:诚心想要,300块钱就给你。
记:这东西要是被杀毒软件检测出来怎么办?就没法用啦。
马:看你这话就是个外行,我这都是加壳的,免杀,像卡巴之类的都能过……。
威海经区一家网络技术公司有关人士高明(化名)告诉记者,像这种情况,十有八九都是骗人的。他说,曾经有个朋友接触了一个名为"安全中国"网站的"客服",花了500块钱买对方的木马软件,结果就偷鸡不成蚀把米。购买木马无非是以下几种结局,要么按照对方的要求汇钱后,被对方直接拉入黑名单,不再回应,要么把工具传过来以后,发现是个根本不能用的垃圾程序。
记者浏览各大网上论坛发现,公然宣扬购买、出售木马的人比比皆是,其中又以骗子居多。在一个网民自发组织的"骗子查询网"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以此方式骗人钱财的人的资料,相继被公布在上面。
高明说,除了大部分是骗人钱财外,真正的"卖马人"其实在互联网上是存在的,而他们才更为可怕,因为他们卖的都是一些"实用的软件",很多居心不良的人买到这些木马工具以后,在学会操作之后,转而大肆盗取别人的网游帐号、QQ号甚至网上银行帐号等虚拟财产非法牟利。
今年8月下旬,江西省公安部门摧毁了号称"中国最大网游木马基地"的黑客吧。根据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的证实,这也是目前国内首例使用网络手段犯罪后,以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被刑拘的案件。
江西网警调查发现,该网站收罗了"QQ空间密码木马"、"传奇世界木马"、"劲舞团木马"、"魔兽世界木马"等各类网游木马500余种。
而网上绰号"木马教父"的犯罪嫌疑人林某,被抓捕之前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他和他的朋友创建了"黑客吧"网站,将其服务器架设在某网络公司的机房里,通过网络渠道向别人秘密销售网游木马,其非法所得已近10万元。
在巨大利润的驱动下,一股"黑潮"愈演愈烈。
"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
11月27日,市公安局环翠分局网监机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尽管根据他们了解,一些网民发生过"网络虚拟财产"被盗的情况,但是目前虚拟财产的真实价值仍难以判定,因此很难正式立案进行侦查。
他表示说,打个比方,常见的网络游戏装备,其实是在网络游戏中产生的虚拟物品,司法界认为属于虚拟财产,而现有国家法律法规尚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因此很难受到法律的完全保护。
他建议说,象这样的情况也有其处理方式,当网民发现游戏装备被盗取后,可尽快与相关的游戏运营公司取得联系,反映真实的情况,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多起网民通过民事诉讼,要求游戏公司返还游戏装备的成功判例。
他认为,个人保护网络虚拟财产,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上网习惯。如网上很多个人站点所提供下载的软件,或多或少地都携带一些木马或病毒,一旦软件被用户下载到硬盘,且满足运行条件后,就构成了潜在的信息安全威胁,而由于很多上网用户本身并不掌握电脑知识,因此很难察觉到机器中了木马。
此外,一些木马被隐藏在邮件的附件中,一旦打开附件就被激活,例如,通过QQ之间的文件传递也能传播木马。因此在打开之前,尽量先使用邮件监控或反病毒软件进行扫描,以增加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