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公有云,IBM方可后来居上?

公有云的又一轮全球范围的跑马圈地开始。IBM 1月17日宣布投入超过12亿美元,大规模拓展全球云部署,这无疑是新年伊始关乎IBM乃至全球公有云市场的一剂猛药。仔细解读这一新闻会发现,公有云市场与IBM此前投资的高价值领域有很大区别:价格战,低利润、影响传统IT全局的交付模式。而公有云又与互联网业务有着共通之处:规模效应、用户体验、客户挖潜。如何看待公有云的投资回报问题,华尔街该不该仍以传统IT企业视角看待IBM,在另一篇评论“IBM逆袭亚马逊,全球布局公有云为哪般?”中有详细论述。

此评论则关注在公有云领域,为何跑马圈地会比运营经验、客户体验、优惠价格更为重要,在全球40个数据中心提供公有云服务仅仅是数量上的优势么。据17日IBM新闻报道,今年,IBM计划在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和澳州的15个国家的40个数据中心提供云服务,这包括IBM将在世界范围内新建的15个数据中心,已建成的12个数据中心以及SoftLayer的13个数据中心。新建的数据中心将分布在中国、华盛顿特区、香港、伦敦、日本、印度、加拿大、墨西哥和达拉斯。

公有云能够大大降低企业之间的“贫富差距”,这种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精神使之成为趋势。 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全球性的网络部署和数据中心部署是公有云的基础,这无碍乎三个方面:一,地理距离会带来应用延迟,二,各国法规政策不同,必须满足安全合规,三,客户无缝应用的可靠性需要依托足够的数据中心。

第一,为了避免时间延迟,各公有云企业都尽力将数据中心建设在用户附近。而在五大洲都分布有数据中心显然可以满足就近原则,为提供性能卓越的公有云服务打下底层基础。第二,安全与合规。其实很多国家在数据存放和记录上都有特殊的安全措施和规定,在更多的国家设立数据中心,可以帮助IBM的公有云服务符合当地法规条款,从而为这类国家的客户提供公有云服务。而对于应用的无缝体验和可靠性来讲,仅仅在公有云领域具备全球最多的数据中心还远远不够,这需要有专属网络能够将他们连接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IBM会在同一国家或较近地点设立几个数据中心的原因,此外,如果一方的网络和数据中断,另一个距离较近的数据中心会马上启动镜像功能,帮助客户无缝体验。

为此,排名领先的企业都早已开始跑马圈地部署全球云计算中心。比如微软至今在公有云上的投入已超过10亿美元。进入中国以前,微软已经在全球建立了八大云数据中心,与世纪互联合作后,微软在北京和上海也分别建设两个节点,并将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建立数据中心,将数据中心从北美、欧洲、亚洲拓展到大洋洲领域。亚马逊AWS中国区域云计算平台服务的设立,是亚马逊AWS在亚太区布局的第四个区域,同时也是全球第10个区域,横跨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四大洲。先不论谁的运营经验、客户体验、优惠价格更吸引人,IBM虽然在公有云领域迟到了,但通过收购SoftLayer和此次投资计划,IBM则将在数据中心的分布区域和数量上都占据基础优势,不仅进驻世界各地主要市场和金融中心,并计划在2015年向中东和非洲扩张,真正织成一张遍布全球的大网,让身处各地的用户都能便捷采用公有云服务。而在技术应用上,值得关注的是,代表认知计算全球水平的IBM Waston也将运营在公有云上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这无疑是IBM公有云应用上的另一个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