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移动时代,中美巨头都在搞收购,有何同与不同?

进入移动时代,中美巨头都在搞收购,有何同与不同?

腾讯科技做了一个策划,主题是互联网并购浪潮解读。策划总结与分析了中美两国互联网界在这两年的若干重大并购活动。

如果把中美两国的并购活动对照起来看,我们能看出什么同与不同吗?

小结如下:

1、都是移动优先

正如该报道所说,

从百度、阿里、腾讯的收购路线来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能够有效稳定其市场地位和长期性优势,一直是这三家巨头公司战略思考的重心。因此,他们的投资、收购,都遵循着“一切以移动优先”的战略,移动应用占据了收购、投资对象的一半。

国外几巨头也是,构筑移动互联网护城河是收购的一大诉求。这在谷歌与Facebook的动作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2、国内热追O2O

除了移动,O2O也是国内巨头公司一大心水。腾讯与阿里都在这方面步下一些伏笔。

而O2O这个词,压根就不是硅谷人的常用词汇。除了谷歌也做类似点评与团购的服务,其他几大巨头对线上到线下的消费显得无动于衷。

关于美国为什么没有O2O这个热词,虎嗅希望听到各位方家解读分析。

3、国外巨头的收购方向比较杂,有时乍一看觉得有点摸不着它收购的脉——比如你看看Facebook这10多起移动收购。但细一想,它都是在布移动、电商或媒体资源的局,在补齐团队的短板。

再看一下亚马逊这两年的收购:2012年以来收购的5家包括类Siri应用Evi、社交阅读网站GoodReads、仓储机器人系统Kiva Systems、语音技术公司Ivona以及美国教育网站Teachstreet。每个收购都是在不同方向上拓宽它在电商领域里竞争的护城河。

4、国内爱买业务、数据与资源,国外爱买技术与团队。

这点跟第三点是相关的。国内很多时候是非买不可才出手——眼看着别人的业务与数据资源已积累到一定程度了,而国外巨头的收购有时纯粹就是“招聘式收购”——某个创业团队的产品与资源才刚刚开始冒头、积累,但是团队已体现出天才成份与出色能力,巨头就立即买来,说:“你们拥有这技术很不错,我出一个你难以抗拒的价钱,但你们原来那一套也别做了,把你技术与团队整合到我业务里来。”云云。

5、但是,真正搞10亿美元级别公司的全资收购,国内公司现在又还不太敢玩。

第四点说的是国外巨头爱收小幼苗,但国外巨头也会有动真格全资收购10亿美元公司的时候。比如这两年:2012年4月,Facebook斥资10亿美元收购照片共享服务上Instagram;2012年6月,微软斥资12亿美元收购企业社交网络公司Yammer;2013年5月,雅虎斥资11亿美元收购轻博客网站Tumblr;2013年6月,谷歌花10亿美元以上收购社交导航网站Waze。而国内公司现在这样的大手笔几乎没有。

原因无非:①国内的10亿美元公司还是想独立、想IPO。②国内巨头的财力现在还有限。③中国公司的并购整合能力还没发育到有足够的信心。

所以,国内的科技收购这两年虽然有突飞猛进之势,但不管是并购的标的与量级、并购的眼光与手段,仍然还在成熟中。再过三五年,看今天腾讯阿里这些收购,都是小Case。国内真正的大并购时代,还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