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天然盟友是软件赋能的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这两个行业都有信息技术的基因。如果进一步细分,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还是有明显的差别,电子商务一开始就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天生就有互联网的基因; IT服务外包产业创始的原动力是世纪之交的千年虫事件,所以说,服务外包基本是PC时代的产物,缺少互联网的基因。
一、 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服务外包必须寻求新出路
信息产业平均每15年更新换代一次,从PC到互联网升级了一代,从互联网到云计算、大数据又升级了一代。两代技术升级产生的代沟让以PC技术为基因的服务外包产业迁移到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平台”的确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
全球经济危机逼着各国都在寻找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出路,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信息社会。现在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时间比我们预计得要早,规模比我们预计得要大,对传统经济的挑战比我们预计得要惨烈。
二、 从做减法到做加法,服务外包必能活力四射
我们在稍前一期关于社会化企业的观点中说,第三平台上的信息化企业的特点是虚拟化的无边界组织,其核心竞争力是整合资源的能力,其价值取向中枢从物质资产移向信息资产。姜奇平老师最近在一次复杂系统的讨论中说,下一代企业“组织上,是扁平化、去中心、点对点的(中间环节虽然还在增生,但却不以增加层级、疏离产消为取向);行为方式上,是生态的(如灵敏的、智慧的)”。
下一代智慧企业是“小而美”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强化全球整合资源的能力,弱化生产资料的占有能力。在这个自组织、自适应的生态系统中,企业与企业,人与人(没有员工和客户的身份、职责区别)关系趋于平等、互补、互利,虽然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依然存在,但甲方、乙方在权利、地位上的主从级关系已经弱化,下一代企业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有生命力,有思维能力的活体。
经过近10年的努力,特别通过实施“千百十”工程,我们造就了数以万计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服务外包企业在商业模式上已经非常接近下一代智慧企业,服务外包的从业人员也不同程度地打破了甲方乙方,员工和客户的界限,这些都值得肯定。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地看到,现在的服务外包企业在本质上还是工业时代的企业,运营机制还是上下级关系,工作职责定位还是“后台”、“非核心业务”,在企业价值链中还是属于不盈利的“成本中心”。
在发包方的眼里,服务外包企业是做减法的,专司如何帮助发包企业削减成本,属于典型的非核心业务。按正常的商业逻辑,发包方必然要求接包企业成本削减得越多越好,在工作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接包企业每年想提高报价的可能性很低。
在我们接包方心中,成本优势天天挂在嘴上,价格是我们的最有力的竞争手段。最可悲的是,做减法的企业无法了解发包企业的战略意图,因此也无法跟上发包方步伐,更无法进入发包企业的决策过程,一有风吹草动,例如汇率变化,经济不景气等,我们就成了牺牲品。残酷的现实是,我们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比十年前提高了两倍,可是我们从欧美发包企业拿到的报酬基本保持不变。
因此,服务外包企业必须转型,从做减法变成做加法,即与发包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与他们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进入他们的生态圈和价值链。打铁还需本身硬,服务外包企业做加法需要修炼内功,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能力,运营利润中心的执行能力,贴近最终用户全球交付能力,新产品的创新和研发能力以及第三平台上的资源整合能力。
近两年来,我们服务外包的领军企业们已经开始了转型,他们积极拥抱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在努力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吸纳国内顶级技术、资本优势集团的技术,资本和市场优势,向社会化企业迈进,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我们希望,服务外包企业都能改变盈利模式,从做减法的企业变成做加法的企业,唯有如此方可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