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纵向扩展是刚需,不做高端服务器必遭淘汰

2009年,中国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高调开启了一项“去IOE”工程,并用大3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创举。采用开源、开放的系统架构,这是国内外互联网巨头普遍的态度——Google、Facebook、Amazon等早已用大规模部署廉价的x86服务器和开源的软件平台。

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一些电信行业的客户也在尝试将关键业务迁移到x86架构,用分布式架构和开源系统来应对云计算、大数据带来的挑战。Gartner、IDC的数据都表明,基于RISC/Itanium(安腾) 架构的Unix 服务器市场份额已经一再下滑,相反地,x86服务器全球出货量逐年递增。

但中国服务器厂商浪潮偏偏不信这个邪。2013年,浪潮正式发布了采用安腾处理器的天梭K1关键业务主机系统,随后推出“K迁工程”向IBM、HP、Oracle等老牌小型机厂商发起挑战。浪潮认为,性能、可靠性、稳定性占优的小型机是关键业务的最佳拍档,而小型机的成功研发又能为浪潮x86服务器的推广带来品牌和技术层面的利好。

用20个月的时间,天梭K1从IOH的嘴中抢下了2.35%的市场销售额,并俘获了IBM、SAP等国际大厂的重视。现在,浪潮在强化生态系统建设的同时,推出了八路天梭K1 910完善主机产品线,以一场10城市的“K迁工程全国巡展”开始了新的一轮挑战。

纵向扩展永生

“纵向扩展是满足关键应用需求的最优实践。”浪潮集团副总裁胡雷钧说。

在他看来,IT设施面向服务用户的人数以及终端数量的激增,IT数据量按照急速的提高,以及数据类型的多样化,IT业务请求的复杂化和强时效性对IT业务的实时性与连接性的要求,对于IT业务系统的纵向扩展能力提出了很大需求,不管是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大型的内存应用、关键业务负载、服务器平台整合、单实例应用程序,还是特定类型高性能计算及超大规模应用。

互联网公司热衷于基于横向扩展的分布式架构来应对挑战,阿里以基于5000台x86服务器集群的飞天平台提供公有云服务,这个能够支持万亿级销售额的平台非常创新,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这样的能力。我们知道,横向扩展涉及到集群的协同与网络传输,这比在一个盒子里来做效率更低,故障可能性更大。事实上,阿里方面的专家也曾多次提到,去IOE的过程很苦。据称,接近4年的时间里,阿里动用了1.7万人。

其次,这个平台为了支持阿里自身的业务,应用层的中间件都做了创新和个性化改动,但并不是所有的大规模交易都能在这个平台上高效运行——客户传统的业务系统往往是一体式的,采用面向纵向扩展的编程模式。所以,传统关键业务从现有的Unix服务器迁移到新的Unix服务器,比迁移到x86集群+Linux服务器,相对来说更容易成本更小,不需要代码的重构。以到天梭K1的迁移为例,胡雷钧介绍,对于Java和BS无关的应用,可以快速平稳地迁移,已有的迁移案例来看,整个应用软件的迁移过程在10到30天之内就可以完成。

当然,如果现有的业务系统支撑不下去了,必须重构,那又另作别论。不过,胡雷钧认为,纵向扩展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了目前关键业务规模所需的扩展性。

2.35%,天梭K1新起点

“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一次飞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1969年代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时如是说。站在舞台上公布K1市占率时的胡雷钧,想必有类似的感觉。能够跳出other类别,算是一个质的变化。

数据显示,2014年Q2,在整个中国区关键应用主机市场,按照销售额计算,浪潮天梭K1所占比例达到了2.35%。由于国外厂商关键应用主机的销售均价在中国与美国市场最大相差2.4倍,而浪潮天梭K1要提供比同行更有优势更加公道的价格,所以,按照出货量计算,比例应该还会更高。

纵向比较,胡雷钧向DOIT记者透露,今年天梭K1整体销量可实现三位数增长,浪潮甚至期望达到四位数。这固然是因为起点低,但我们也不能忘记,相比IOH的成熟,K1才初出茅庐。胡雷钧毫不讳言:浪潮是做小型机起家的,后来被国外厂商挤下来,又去做中低端市场维持产业位置。所以,天梭K1的今天,也可以看做胜利回归的开始。

从行业来看,天梭K1系统已经在金融、能源、交通、公安、财税等行业中实现了应用,并在建设银行、农业部、胜利油田、北京市财政局、广州白云机场、洛阳银行等用户的核心系统中成功替代了进口小型机。这也得益于生态系统建设和行业方案开发。目前,由浪潮牵头的国产主机系统产业联盟成员达到38家;浪潮建立的主机技术标准认证体系,已经有130种国内外基础软件、100种ISV应用软件通过了天梭K1的技术认证。

在数量之外,天梭K1也吸引了国际巨头的注意力。关注浪潮的用户已经知道,IBM、SAP等全球主流厂商最近同浪潮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他们的DB2数据库、WebSphere中间件、Sybase数据库等主流基础软件将全面支持天梭K1系统。IBM大中国区战略合作伙伴事业部总经理曾建飙表示,DB2和WebSphere针对天梭K1的最新版本已经完成了系统兼容和优化。在胡雷钧看来,这标志着标志浪潮正式进入全球主机产业俱乐部。

浪潮集团主机事业部总经理陈昌浩对目前的市场推广打了80分,他认为还没有达到预想的程度,例如还要吸引更多的ISV。面向下一个阶段,浪潮正式推出天梭K1 910,同时推介主机方案30余类,包括大数据、交易处理等应用解决方案,以及合作伙伴联合行业应用方案和各类迁移解决方案等。

天梭K1 910具有出色的纵向扩展能力、性能和可用性,支持两到八核处理器,最大达到64核扩展核芯,2T内存,可用性高达99.999%。相比与发布的930和950,910更为低端,这些参数已经不能让我们兴奋,技术上的亮点,可能就是标准机架部署模式,整机6U规格。胡雷钧认为,标准机架部署模式更符合用户目前的使用系统,部署更灵活快捷,也更加容易被用户接受。

但从战略上来看,天梭K1 910让浪潮形成了对关键应用主机市场高中低领域的全线覆盖,这是产业化布局的标志。胡雷钧指出,中低端的主机在整个市场里达到58%的市场份额,天梭K1 910可选两路、四路、六路、八路,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的TCO,为浪潮拓展这部分市场提供了有效的强力武器。预计其发布将可吸引更多的用户选择K1。所以,IBM、SAP提前表示对K1的支持,是非常明智的——根据浪潮集团主机系统事业部副总经理江豫京透露,80%的项目涉及到数据库的迁移。

IBM高管坐在台下听浪潮说K迁工程如何帮助K1取代IOH,这滋味想必和当年被比尔盖茨接过PC市场的统治权相似。当然,IBM作为百年老店,几经摇摇欲坠,却始终屹立于IT界,这是对趋势的正确洞察和对变革的果断,浪潮纵使今天春风得意,要想基业长青,也需要学习IBM的这种能力。当然,这是后话。现在的浪潮,只想回归得更彻底,所以,他们希望通过全国巡展来让更多的用户认识到迁移到天梭K1的可行性。

不做高端必遭淘汰

对于浪潮而言,天梭K1的成功,不仅仅是重回小机市场出一口恶气,也不仅仅是完成信息系统自主可控的战略需要,对浪潮自身的业务发展来说,这同样至关重要。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天梭K1在已经取得的市场份额上已经是盈利的,且盈利能力比浪潮通服务器要强得多。其次,天梭K1也让浪潮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提升。

“品牌的提升其实是竞争力的提升,核心技术能力的提升,盈利能力的提升,包括我们在互联网领域里面的各种创新,都是基于过去下决心做K1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技术,企业模式的转变,企业战略的转变,这都是一个连一个的一体性的东西。”胡雷钧说,“我认为K1的开发,注重K1的推广,对于我们整个的产业的升级应该是一个根。”

从高到低,举重若轻。这也可以解释,浪潮为什么最后才花9个月的时间推出较为低端的天梭K1 910。

“你要想在中国的服务器市场上有一定的建树,未来能有发言权,你不做高端,必然会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是一定的。”胡雷钧强调说。

安腾之后

纵然纵向扩展在关键业务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高端服务器对厂商至关重要,但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市场的认可,客户关心的现实问题之一,是采用安腾处理器的天梭K1的持久性如何。

早在2011年,HP和Oracle曾就后者对安腾平台的支持大打口水战,甚至对簿公堂。Oracle认为Intel有意放弃安腾产品线,因而拒绝提供新的软件支持,但HP认为这是Oracle为自家的Sparc谋利。

由于Unix服务器市场需求的下降,Intel对安腾重视程度确实远不及Xeon,安腾也经历从32nm工艺到22nm升级的跳票,因此,尽管法院判决让Oracle继续支持安腾,这场争议仍然没有停止,Oracle还要上诉,HP也在推动Odyssey项目,使关键任务工作负载能够运行于同一机箱的基于安腾的Integrity服务器上和基于Xeon的ProLiant系统上。

回头来看,浪潮在2013年正式发布天梭K1,显然是践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吵去吧”,然而,浪潮并无可能回避安腾芯片生命周期的话题。胡雷钧认为,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他表示,从Intel公布的策略来看,安腾产品线至少还有10年的生命,现有的承诺已经足够天梭K1运转很长时间;其次,高端用户关注的是一个层次式的生态环境,浪潮在K-UX以及已有K迁工程的迁移工具和迁移策略上,能够保障在当前的天梭技术体系在未来的迁移成本几乎为零。

倘若安腾寿终正寝,取代它的可能是Xeon E7或者POWER处理器。x86架构理论上早已支持扩展到32路,目前,Intel Xeon E7 v2已经支持大内存,高I/O,并具有5个9的可靠性,为关键应用和大数据应用增强竞争力。据称HP已经准备研究32路x86服务器,而华为也在有意推出16路产品线。

OpenPOWER基金会则是IBM对抗x86带来的威胁的产物。POWER的性能和可用性优势自不用说,IBM希望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释放POWER架构的活力。目前,浪潮已经是OpenPOWER基金会的成员之一。加入openpower联盟,浪潮正是希望利用OpenPOWER基金会开发创新的系统解决方案。可见,浪潮一直在准备产品的规划,这也再次证明了关键应用主机的投资确实能够带动浪潮技术实力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