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1日零点起,全国启用调整统一后的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106"。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服务类短信从此有了 "统一身份",此举有望有效抑制短消息服务管理混乱的局面。
但是,在监管部门大力投入治理短信混乱的同时,流行的垃圾短信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针对目前盛行的商业促销垃圾短信,我国目前尚无明确治理依据。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快手机实名制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
代码统一使"各自为政"局面终结
在信产部推出统一代码新政之前,SP(服务提供商)在联通、电信、网通、移动开通服务,具有不同的代码,而代码的统一将使以上四网"各自为政"的局面终结。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通过统一接入代码,能有效区分与过滤各种形式的垃圾短信;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只要看到106开头的八位数服务短信代码,就知道是正规SP提供的业务,反之,可以立即屏蔽或直接删除,从而避免上当受骗。此外,如果某些增值服务提供商发送违规短信后,用户可以立即向运营商及信产部进行投诉,只要举报增值服务商的代码即可。
近两年,垃圾短信与短信陷阱对普通的手机用户造成了较大的困扰。虽然监管部门一直在加大对SP的监管力度,但是,以上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2006年,信产部召开专门会议,部署"治理和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专项活动",大步推进对SP的整治工作。在此之前,中移动发文,要求各省移动加强对SP业务的监管。
业内人士认为,SP及短信服务的混乱局面一直得不到根治,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SP与运营商是利益共同体。如果让运营商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显然不合理,因此,信产部从统一代码开始加强了对运营商的制约,新的代码由信产部而非运营商统一发出,从根本上加强了对SP的监管。
商业促销垃圾短信的治理更难
事实上,在监管部门大力投入治理短信混乱的同时,流行的垃圾短信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几年前,曾出现各种形式的短信诈骗、短信陷阱,但随着监管部门多轮整治以及公众提高警惕性,一部分欺诈、诱骗性质的短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但是,目前盛行的以商业促销为主的垃圾短信,却没有明确的处置依照。在媒体工作的李小姐平均每天都会收到三到五个商业促销短信,包括卖楼、卖机票、商场促销、二手车、旅游报价以及餐馆优惠信息等。虽然这些垃圾短信并未直接损害李小姐的利益,但是,这已造成了对李小组日常生活的骚扰。更可怕的是,一些来自陌生手机的短信息直呼李小组的姓名,推销各种产品或邀请各种促销活动,这令李小姐觉得自己的私人信息都被"公开"了。据记者了解,目前很多普通的手机用户每天都能收到商业促销短信,这类短信的流行已开始干扰到他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对这类商业垃圾短信的治理更难。据了解,目前尚无明确的规定来受理用户对商业垃圾短信的投诉。此外,由于这些商业促销信息多发自个人的手机号码,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实行手机实名制,追查到发信息的本人难度较大。即使封杀发垃圾信息的手机号,这些人也可以换个号码再发。
商业垃圾短信危及个人信息安全
据社科院的一份资料显示,近年来,通过手机、互联网侵害个人信息的现象正在国内大量出现。据悉,我国尚未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表明,个人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医药档案、职业情况等,将都属于法律保护范围。
专家呼吁,商业机构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个人手机号码,通过短信形式群发促销信息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缺失,应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网络上最严重的是两"码"信息的滥用,一个是身份证号码,一个是电话号码。事实上,滥用电话号码将不只是带来垃圾短信的问题,还会使我们正常的社会交往与商业秩序无法进行下去。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商业垃圾短信都是手机媒体带来的新问题,而各国也在采取措施整治。据悉,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提倡到"拒听推销电话登记处"为手机注册,注册后如果还有人打你的手机搞推销或是发垃圾信息,联邦贸易委员会将对之处以几百甚至一万美元的罚款;德国和韩国则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底规定,向用户推销服务的短信、电话或邮件等需征得用户同意,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或处以罚款。有关专家表示,我国根治此类垃圾短信还寄望于手机实名制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