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基础软件不用像B2C公司一样烧钱

云计算、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兴起,被认为是中国IT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但在这些领域核心技术的布局上,目前看到的依然是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国双科技是一个主要提供在线数据分析优化技术与服务的公司,在很多层面上与IBM、甲骨文等的数据分析业务有一定竞争甚至超越了巨头。最近,国双科技董事长兼CEO祁国晟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独家采访时透露,国双下一步还将进入数据服务领域,从大数据分析工具厂商向数据服务提供商拓展。谈及中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国的基础软件突破,他有独特视角。

提供数据服务从解决“刚需”问题入手

做数据经营要找到用数据来解决这个领域的“刚需”问题,而不是做锦上添花的事。

中国的大数据应用目前来看还主要是集中在精准营销和舆情监测这两个维度,在很多领域大数据应用尚未启动,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状况,祁国晟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这两个领域所需要的数据比较容易拿到,并且将他们进行分析也是合法合规的。“营销的数据、舆情的数据都是天然的、公开的,无需任何机构和个人许可就可以拿到,简单来说就是这两个领域的数据采集和数字化都比较容易。”祁国晟说

祁国晟认为,从长远来看,大数据利用的更大价值一定是在业务数据上,包括企业的业务数据分析和政府机构的公共数据分析(比如交通、天气等),利用数据获得更精细化的企业运作、政府管理。如同今天互联网对世界的影响还主要集中在“消费互联网”,未来一定会进入“企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时代一样。今天我们看到大数据的应用主要集中在B2C的电子商务上,利用大数据来做精准营销,但是在将来一定会深度介入到企业的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进入B2B领域,形成利用数据来驱动企业和产业的全面运作。营销是一个比较好的关键切入点,未来的利用会从这个切入点上下游渗透。

“今天的大数据应用之所以不能够大规模地推进,并不是因为技术不成熟或其他原因,而是因为数据的获得和数据的经营面临很多挑战。”祁国晟坦言,“这其中涉及隐私、数据安全、数据共享与利益分配等问题,在美国有《互联网法》来解决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过程中面临的冲突和纠纷,但目前我们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很多企业和机构不愿意将数据拿出来共享和分享。”

国双这些年一直在为用户提供在线数据优化的工具,从国双与客户紧密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大数据经营的“一线经验”。祁国晟认为大数据应用是不能靠天也不能靠等获得的,需要从“刚需”切入,并且从可以容易拿到数据的地方去想“数据经营”的事。在他看来,精准营销是刚需,因为每一个企业都要进行销售,如果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够为企业销售带来直接的回报,没有企业会拒绝数据分析。

与此同时,祁国晟也在思考,数据资产和数据服务化的其他生意,大规模的数据利用,一定需要数据服务商。现在很多部门、很多地方都有很多可以公开的数据,眼下,国双正在打这些可公开数据的主意,准备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数据服务。从一个软件工具厂商演变成软件和服务提供商,据透露他们的数据服务项目已经在悄然地推动中,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将正式向市场推出。

因为涉及商业秘密,所以祁国晟没有向记者透露他们即将推出的数据服务的方向。目前我们在市场上看到推出数据服务的主要还是BAT等相关企业,他们利用各自在互联网服务上获得的种种数据,包括社交、游戏、电子商务等数据进行分析由此提供新的增值服务。如果国双的这条数据服务之路能够尝试成功,会给更多的软件企业带来新的数据经营思路,加速软件企业服务化转型。

虽然祁国晟没有透露他们即将运营的数据生意内容,但他也给其他想做数据经营的企业一些建议:一是要从容易获得数据、公开数据入手,找到数据源。二是要找到用数据来解决这个领域的“刚需”和关键问题,而不是做锦上添花的事。三是要找到非常懂这个领域业务的合作伙伴,大数据的生意仅仅依靠IT不行,仅仅依靠行业企业也不行,它是交叉学科、交叉工作、协同工作,是融合的生意。听了祁国晟的三个建议,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最近在中国大数据领域有那么多的联合实验室成立,大家都想撬动大数据的生意,而联合研发是撬动每个大数据新生意的必由之路。

协同应用底层走服务化之路

很多关键技术的研发并不像外界所言需要太多的人。

如今中国IT企业面临全球最大也是最旺盛的需求市场,很希望能够在关键技术领域获得突破。在线数据优化分析领域有很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国双科技之所以能够在这个领域和国外巨头针锋相对,而且分析技术比国外巨头的更优、更好、更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国双技术突破的秘籍是什么?对国产关键技术、平台技术的研发有什么样的建议?

祁国晟认为,技术做得好的企业有一定的共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从共性的角度看,技术突破需要长时间的投入,需要有技术积累。中国做应用技术的IT企业很多,应用做得太多而且忽略底层技术积累的话,就很难有大的发展。“你一直是在别人的平台上做应用,你就永远没有话语权。同样是做应用,国外的互联网公司比如谷歌等在底层技术的积累和技术话语权上就比中国的BAT要强很多。”祈国晟说。

“从偶然性的角度看,需要有好的运气。”祁国晟说,“国双之所以能够在这个领域有突破,是因为我们运气好,很早就进入了这个领域,而且在那个年代缺乏相关的工具与平台,于是我们就需要在做应用的同时也做底层技术、底层工具,因而有了积累,所以今天我们的在线优化分析技术,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底层是自己的,框架也是自己写的。”

他透露了国双底层技术的演进路径。“如果做应用是100个工程师,就要拿出10个工程师来做底层技术,一开始可能部分是自己的底层,有部分不是。我们尝试部分采用商业平台、部分采用开源平台,两个路径同时推进,看看彼此的差距,哪个更好,哪个更优,这样做可能会做无用功,但是这样做会使你的应用技术与底层技术能更好地适配,让未来的突破更有后劲。”

最近,国双科技给中国人民大学捐赠了一笔资金共建大数据科学实验室。大家知道,中国人民大学在数据库技术上有相当的积累和资源。国双之所以与人民大学合作表明其在数据库技术领域是有所“企图”的,因为天天和数据打交道,也因为最早是做BI(商业智能)出身,所以国双科技深知数据库的重要性,也深知中国IT在数据库等基础软件上的“痛”。国双也同样意识到从现在到未来是数据库技术变局的关键时期,因为大数据,因为云和移动,因为开源等等因素,都将催生数据库技术产生裂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双在上层有大数据应用分析,同时做底层数据库,两轮驱动,就有可能在数据库技术上实现巨大突破。

目前,国双科技还没有上市,虽然上市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好的融资渠道,能够让企业借助资本获得乘法式发展。但祁国晟并没有急于让国双上市,在他看来,国双并不缺钱,他坦言:“像国双这样一个基于云计算、做数据分析、贴近客户业务、带咨询式的、非常服务化的B2B公司,我们是独特的,我们人才需要自己去培养、磨合、积累,较难从对手或市场上挖到现成的人才,我们现在也有一定的规模,在眼下阶段我们对资本的需求并不是非常迫切。”

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做核心技术是需要大量人才也需要大量资金。但在祁国晟看来,上市与大量资金对于做B2C的公司作用巨大,因为广告和营销以及烧钱很容易在市场上见到效果。但B2B的公司不需要这样烧钱,公司有良性的商业造血机制,而且很多关键技术的研发并不像外界所言需要太多的人。例如Mango DB数据库最早就是由几个人做出来的,“关键技术能否获得突破,钱不一定能有太大的帮助。”祁国晟坦言。

“但是在微软、在甲骨文这样的基础软件公司做研发依然是需要成千上万的人。”对面记者的问题祁国晟认为,其实他们的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并没有那么多的人,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更多是因为要面对应用、安全攻击等,当应用变得丰富复杂的时候,底层技术要去应对上面各种各样的抱怨和攻击。很多关键底层技术其实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LINUX1.0发布的时候只有17万行代码,核心开发也只有几个人,很多东西是后来不断加上去的。

他的这些观点,也许对于困惑中的中国基础软件会有更多的启示,如何将应用与底层协同,如何用创新的思路,如何走服务化之路需要另类思路,而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对于政府,更多需要是在法律、法规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大环境上营造更好的氛围,才是更能促进基础软件发展的正确道路,更多的事情需要企业自己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