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是互联网金融的最大硬伤

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每当互联网公司与银行之间出现矛盾时,总有人会把概念偷换为新兴企业与垄断企业之间的矛盾,也总有人会把矛盾向上升级,例如央行包庇银行,甚至有更高层级的指示,要无情打压创新型互联网企业,妄图用发动舆论的办法影响决策,在全民狂欢的气氛下,风险问题被悄悄掩盖起来了。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支付宝快捷支付限额的调低,本身是一种规避风险的行为。互联网企业在技术上做得越来越先进,快捷支付一步即可完成,而非网银支付的7步,支付宝甚至还有开发意念支付的计划。这些越来越简化的支付流程本身,在方便用户的同时风险也随之上升,支付宝本身是知道的,但他们不会说出来,因为防范广义上的潜在金融风险不是他们的业务范围,那是央行的职责。

要看到的是,余额宝内5000亿资金不过是来自于银行的低成本资金,在余额宝里转一圈后再高价回到银行变成同业拆解资金而已。这一进一出,等于释放了8000亿的流动性,在对流动性实施总量控制的背景下,余额宝总量越大,越会加剧银根紧张的局面,这是一种集中套利的业务。当然,在整体缺乏投资渠道的现状下,人们追捧余额宝也很正常,但这并不重要,关键问题是这种业务模式会有何种风险。

余额宝未来一定有风险,这一点基本不用讨论,之前美国就有货币市场基金跌破净值的事情,PayPal的相同项目到最后也被关掉。余额宝也并非如他们自己所说的,是一种主要面向老百姓的投资产品。目前余额宝内超过一半以上的资金为大额资金,一些单位和机构将资金成百上千万投入其中进行套利。有很多资金本身就是借自银行,余额宝收益与银行利率之间形成的利差,成为许多获得贷款企业套利的天然空子。

余额宝内来自银行贷款的资金,首先会造成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其次,一旦宏观经济出现波动,余额宝内出现大规模集中赎回,余额宝发生信用支付困难不说,整个互联网金融给人们的信心都会受到重挫。到那时候,就又该有人出来呼吁追究监管部门的责任了。

四大行调低快捷支付额度,除考虑到支付流程过于简化,容易引起安全问题外,还有遏制大额资金在余额宝内进行套利的目的,与普通用户几千几万元的投资毫无关系。但马云偏偏就是要偷换概念,把此事与普通用户的资金转移权力挂钩,鼓动民粹情绪,让大家把矛头对准国有企业和监管部门,企图用舆论迫使后者让步。

传统金融业讲究的是合规、守法、重程序,某些互联网企业加入之后,对原有的规则毫无尊重和谅解,天天喊打喊杀,希望用自己那一套颠覆传统金融业的商业逻辑。前几天的第三方支付管理办法草案还在讨论阶段就被泄露出来,造成很坏影响,有些人就是希望通过挑唆民意对决策层施压。一个事实是,过去央行就一些管理办法草案与金融机构进行对接时,就不会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互联网企业对接时,消息就会泄露呢?

21日央行处罚了8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就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但在处罚过程中,各种来自竞争对手的抹黑和爆料层出不穷,不实之词满天飞,真是一幕狗血大戏。互联网企业以这样一种不靠谱的形象介入金融业,又怎能不让监管者心生忌惮,对你做事是否靠谱抱有很大怀疑呢。

要知道,金融业是一个极度讲究客观和理性的行业,动不动把舆论和民粹拉进来当挡箭牌,只能给人这样一个感受,你不适合做金融。

(葛甲供网易科技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作家简介:葛甲:互联网发展史研究者和观察者,“通俗互联网”概念的倡导者,长期从事新闻出版,互联网研究和舆情分析工作,是国家级核心期刊《网络传播》的专栏作者,著有《千万网事》等专业书籍,现任职于五洲传播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