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后发先至的SOA

Donald Ferguson和李志霄称,软件+服务战略就是要求微软不断地拓展软件、网络和应用平台。

IBM早在去年就开始在中国各地宣讲SOA(服务导向架构),而同为软件巨头的微软则迟迟没有动静。这并不代表微软会对SOA不理不睬,相反微软其实一直没有闲着,不但和IBM共同参与了SOA核心标准的制定,还从IBM挖来"Websphere之父"Donald Ferguson帮助其紧锣密鼓地推进SOA中的各项技术。在经过长期的酝酿和整合之后,SOA 相关的技术和方案终于在近期浮出水面。

在近日举办的2007微软中国SOA高峰会上,现任微软首席架构师Donald Ferguson亮相会场,向听众宣布了代号为Oslo的技术蓝图。Donal表示,Oslo是SOA及建模应用程序的技术平台,微软将在2009年前陆续把此技术平台嵌入各项产品中。通过Oslo,微软将会提供一个整合服务及建模的平台,让应用程序跨越不同技术、企业,或是跨越整个组织、供应端及客户端。Oslo是组合了微软众多的软件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技术总揽。

对于微软而言,拥有丰富完整的产品线是其SOA不同于其他软件厂商的重要特点。注重平台,而非具体的应用也是微软SOA与众不同之处。在产品方面,微软注重的更多是整合。微软认为,把许多功能整合到一个平台当中,用户更容易使用和接受。微软的目标是在软件加服务下保证同样的用户体验。不管服务来自企业内部,还是通过互联网实现,微软要把不同环境间的鸿沟(如防火墙)消除。对于企业而言,微软注重逐步地推进SOA。微软的BizTalk和.Net等工具可以使企业在很小的范围内建立起基于SOA的环境,从而逐渐地实现SOA,并在此过程中降低实施SOA的风险。

IONA大中华区总裁薛志勇认为,走到今天,分布式SOA是SOA市场发展的必然。目前而言,微软SOA的缺点在于都是基于微软自己的产品和私有的标准,但这并不妨碍微软在SOA上的进展,同时以后微软很可能也会使SOA逐渐走向开放。对此,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李志霄解释说,微软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增加自身产品的互操作性来解决这一问题。从2006年开始,微软每款软件在推出下一个版本的研发设计之初,都会将互操作性考虑进去。他补充说,微软希望利用SOA的理念让开发人员、业务分析师和业务开发人员用同样的统一建模语言,以消除他们之间的鸿沟,从而降低IT设计的风险。

在SOA的道路上,微软试图用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达到其后发先至的目标。从软件加服务到Oslo计划,微软无时无刻不在强调通过统一平台、统一工具达到简化IT的目的。相对成熟的软件产品,SOA还像一个学走路的孩子,而随着全球玩家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后几年SOA的市场格局也将变得扑朔迷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