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是英文"Content Addressing storage"的缩写,中文意义为固定内容寻址存储。这里所指的固定内容就是指一旦生成就不再发生改变的信息,比如数字媒体(图像、音视频等)、法律和参考文档、医疗影像、电子邮件、银行票据等。其实早在2002年,EMC就推出了CAS存储,只是由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对于CAS的需求并不旺盛而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但随着近几年数字内容的急剧增长,CAS再度引起了存储厂商的关注,正是由于上述固定内容的增长和法律、法规的需求使得CAS技术在2007年焕发了青春。那么在SAN、NAS盛行,在磁带、磁盘已经成为存储主流的今天,CAS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呢?
业内人士认为,CAS主要适合于存储固定内容数据,但CAS不会代替SAN、NAS,CAS和SAN、NAS是存储架构上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在设计一个企业级数据中心的时候,一定要考虑SAN、NAS和CAS三方面,才能从长远的角度来给客户提供一个整体的存储架构。如果只是考虑SAN肯定是有缺陷的,只是考虑NAS也是有缺陷的,只有三方面都考虑,才能从长远的角度把用户的数据按照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架构进行分类存放。
一。不需要记住文件路径
对此EMC工程师黄斌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CAS和SAN、NAS在技术层面有一个最大的区别。SAN、NAS在存储文件的时候是按照地址存放文件,用户找文件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它放在哪个磁盘分区的哪个目录里,否则就要搜索。而CAS没有分区、没有目录,用户不需要记住文件路径,只需要把数据交给CAS,CAS给用户一个数字指纹,相当于公民身份证,靠一串数字和字母组合的数字指纹来识别用户存储的数据。当用户需要找这个数据的时候,要提交数字指纹来获取数据,所以它的技术和传统的SAN、NAS是完全不同的。
二。免维护
由于CAS存储数据方式的不同,导致与NAS、SAN最大的不同点就是CAS的免维护性。这种免维护性,一方面减少了维护系统的人工成本开销,在NAS和SAN的情况下,一个管理员最多只能管理十几个TB的数据,而在CAS的情况下,一个管理员则能够轻松管理500TB的数据。另一方面,免维护性也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在NAS和SAN中,管理员可能在维护过程中意外甚至有意地删除、修改数据,在CAS中,数据的修改是无法实现的,系统会根据最初数据存储的情况自动修复。
三。助SAN瘦身
此外,当用户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的时候,其数据就一定要放在CAS,因为当用户的数据从1TB扩展到50TB的时候,SAN的性能会急剧下降,所以必须把固定内容数据、长期的具有历史保存价值的数据剥离出来,使SAN"瘦身",让SAN的性能重新回到高效,使现有的存储达到更好的优化,NAS也是一样。
由此可见,CAS的出现是对SAN和NAS的补充,唯有从SAN、NAS和CAS三方面来考虑存储,才是一个完整的存储架构。
SAN、NAS开始之前,我们的数据都放在光盘、磁带库里。但随之而来的最大的问题是维护量太大,驱动器非常容易坏,数据安全得不到保证。因为要通过介质读取数据,光盘要靠光驱,磁带要靠磁带机,如果这两个介质坏了数据就读取不了。唯有CAS技术能保证10年以后的数据还是好的,而这正是客户所需要的。另外,没有CAS之前,如果要保证磁带、光盘数据的安全性,每隔3年要把数据倒出来,做大量数据的迁移,如此大数据量的迁移,保证数据的安全是严峻的挑战。所以当用户需要数据恢复的时候,一定会选择CAS,而不会选择光盘、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