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的移动电商时代

互联网睿思

人的时间分配和习惯正在跟随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而变化。从线下商圈购物到线上购物,从PC购物转为手机下单,从固定的购物时间地点演变至随时随地的碎片化购买,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和路径都在发生变化。

从今年的趋势看,各大

电商的移动端销量都发展迅速,增速远超PC端。全年看,移动占比基本上都在20%-30%之上。一个数据是天猫双11移动端7小时成交破百亿,移动端成交额占到总成交额的48.4%。另一个数据是,移动电商平台口袋购物获得C轮融资,金额3.5亿美元。

这两个数字,其实都反映了智能手机快速普及之后带来的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未来,移动端的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

同时,这两个案例也反映了当今的电商正逐渐演变成两极并存的局面,一种是以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为代表的“中心化”电商,另一种则是“去中心化”的移动电商入口,比如口袋通、口袋购物和拍拍微店等。

如果在过去5年,线上购物成功颠覆了传统的零售模式,未来的5年,手指购物是否能够改变目前的电商格局?

从当下的情况看,移动电商是非常有机会搅动现有的行业格局和商业模式的。因为在传统的PC时代,电商更多呈现的是中心化的表现模式,即平台汇聚消费者、组织线上卖家运营,并进行流量分发。从某程度上说,这是对线下零售商业模式的复制,如果把平台理解成商圈,那线上卖家等同于线下零售商家,为了获得好的地段和人流,线下零售商家需要支付高昂的租金,这部分支出在线上则转为购买流量的支出。线上卖家和线下零售商同样面临“中心化”的问题,即需要不断增加运营成本才能做得更好。

但在移动电商时代,线上卖家对平台的依赖性,不再像传统电商时代那么高。通过微博、微信、手机Q Q等社会化的网络,他们能够直接联系到消费者,建立“关注”与“被关注”的关系,从而带来销量。直白一点说,过去的消费者是平台的,卖家要做生意就需要不断购买流量,现在的消费者是卖家的,卖家要做生意就需要不断的培养两者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当有了信任之后,线上卖家就可以利用社交化的工具管理、维护和触达消费者,提升重复购买率,而不再是砸广告还有打价格战。

不过,短期来看,整个移动电商的格局中,天猫、京东这类大而全的平台仍会是主流,因为单纯的“去中心化”,即获取粉丝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长远来说,移动端的电商入口和PC时代的电商巨头则会形成互补。可以看到,像京东这类平台,已经从拍拍网上尝试推出“拍拍”微店这类“去中心”化的产品,利用手Q的好友关系链,推出好友“拼购”的购物方式,实现“社交化”的消费,而不再是直接分发流量,从而建立“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共存的布局。

而对于那些新进场的中小卖家而言,在大型电商平台上已经难以获得发展的机会,随着人们购物习惯和行为的改变,利用“去中心化”,去流量化的机会,或者能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