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数据:让大数据应用更接地气

这些年,IT领域的新概念新名词总是此起彼伏,云计算刚刚有落地应用的感觉,现在大家又跟风炒起了大数据,一时间,全国上下齐谈大数据。但是,如何让大数据真正落地呢,最近我们采访了一个大数据的新锐企业,他们不但把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引入到国内,而且让传统的行业感觉到了大数据的妙处,这家公司就是星图数据。

 

 

星图数据CEO谷熠

对于多数人来说,星图数据应该算是一家很新的公司。事实也确实如此,星图数据的核心技术来自于美国,技术团队的前身是2010年组建于美国加州的BDTAC团队,核心来自于USC和CMU等高校,聚焦于大数据前沿技术及应用。星图数据CEO谷熠对记者说,2014年,星图数据从1月正式启动,到3月产品上线,还与合作伙伴在上海开了个发布会,随后开始市场开拓。到8月份公司就拿到了A轮融资,这使得公司全力以赴做品牌拓展和市场拓展,而在技术方面做迭代升级。可以说一年下来,非常忙碌,基本上与最初的预期一致,让大家都很欣慰。当然,2014年对于星图数据来说,是创业年,也是打基础的一年。

星图数据如何让数据产生价值

大数据从概念到产品再到行业应用,每家公司的技术都不大一样,那么,星图数据是如何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服务,产生价值的呢?

谷熠介绍说,星图数据的国内研发团队在2014年初组建完成后,在首席科学家糜万军博士的指导下,基于美国团队的技术研究和积累,历经数月的本土化和行业化,开发了现在星图数据底层的大数据采集及存储系统iNebula和中台的大数据处理分析引擎WarpEngine两个系统的里程碑版,并在此之上逐步研发了针对消费领域的企业云服务产品线,致力于大数据技术在消费流通领域和基础制造企业的行业应用,专注于通过大数据的技术帮助传统企业解决线上零售方面所遇到的实操问题。星图数据的产品涵盖了数据的采集、清理、模型计算和前端可视化展示等环节,数据处理的技术主要基于Hadoop平台自主开发。

星图数据的云服务产品线目前已上线三款云服务产品:D-Matrix、SkyScope及AtomPower,强调场景化的应用和数据可视化。而底层的大数据采集及存储系统iNebula和中台的大数据处理分析引擎WarpEngine作为数据供应链,这两个核心系统也是超越竞争对手的利器。iNebula是一套针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布式数据获取系统,通过动态智能路由、网络环境自适应和智能解析等技术,获取web页面数据。目前iNebula平均每分钟获取的页面数量为50000个以上,每日常态化获取并存储的互联网数据超过3TB。 中台的大数据处理及分析引擎WarpEngine,主要完成数据挖掘、数据标准化、以及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融入机器自学习技术, WarpEngine目前每分钟处理的数据超过6000万条。

传统用户为何需要大数据

或许大家还是很难想象这些抽象的技术如何帮助公司在自身的业务上有所提升,这就要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来探寻根源。星图数据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服务的几乎都是传统的品牌制造企业和渠道流通企业,那么这几十家传统企业为什么需要与一个大数据公司合作呢?

我们知道,2008年后,所有的企业都在面临转型的问题,过去的传统接单市场的模式被慢慢打破。过去,很多制造型大企业并没有真正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设计产品,所以,他们会设计很多款产品,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只能算是产品,而不是商品。最后,只能通过降价的手段来让消费者购买。所以,如何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设计自己的产品和生产流程以及如何制定渠道策略,以及营销计划,这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外部数据来提供支持。可以说,大数据就像是企业的前沿哨兵,可以把最新的消费者的行为偏好和动态实时反馈给生产厂家,这样企业就可以紧紧抓住市场。让企业的运营更加高效,生产更加有的放矢。

谷熠认为,一年来通过与上百家的传统企业所进行的服务与接触,星图数据深入地了解企业在线上零售方面整个的业务流程和所遇到的困难,所以能够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的最本源的出发点,这意味着我们更加接地气。以传统的品牌制造企业为例,我们全流程地帮助企业在线上零售过程中的产品管理、渠道管理以及营销管理等多方面解决问题。举例来说,我们曾经帮助一些传统的品牌制造企业在产品的策划和设计环节提供服务,通过对于消费者的评价评论的舆情反馈、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选择偏好等数据,在一款产品的各个细分维度提供设计支持,打造真正符合线上消费者需求的单品。经过该过程所设计生产的产品,至今依然是销售名列前茅的明星单品。

大数据改变了产品的生产模式

谷熠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这三方面都会直接为企业带来价值,提升竞争力。

首先是企业的产品管理,不管是传统的制造业还是流通企业,如何管理好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产品,或者说产品线,从最初的设计到生产,都应该是从明确的生产用户需求出发的,知道了用户的需求偏好和比例,也就确定了产品的策划和布局。比如手机,生产智能手机的比例是多少,大家对屏幕的尺寸要求颜色要求以及重量要求都是怎样的,这些就决定了你会用什么样的原材料,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其次是渠道管理,要通过各地不同的消费者人群发布,去管理自己的渠道,通过反馈来评估考核渠道,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制定分销和铺货策略。最后是改善营销管理,如何制定产品价格,如何做促销,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来收集大家真是的行为习惯,与消费者零距离互动,大数据提供了过去从来没有的工具和产品,使得营销变得更加精准和有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并且把过去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彻底颠覆。

谷总还透露,在2015年,他们的客户已经开始利用大数据进行设计新的产品,如果速度快,下半年通过大数据设计的产品将面市,这样的产品生产模式势必会催生消费个性化和产品差异化,这才是大数据帮助企业做的。

大数据的未来

正像与谷总交流的,虽然大数据在今天还处于一个概念宣传和落地的时期,但是许多实干的人已经开始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引入到了国内,让用户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大数据带来的好处。并且,星图数据还充当了传道者的角色,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在全国各地办了多场大数据的推广活动。从推广活动这看到,不光大型企业觉得大数据可以帮助自己的企业创新和转型,中小企业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在2015年,星图数据首先是把自己的主要客户做好,在制造业和在线电商与渠道行业继续多覆盖一些品牌和领域,并希望扩充自己的产品,将线上产品扩充到8到10款,让用户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

大数据在中国的应用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先生在去年召开的第二届大数据学术大会上表示,大数据的落地和应用不会像云计算那么短,它的全面普及可能需要8到10年,等到所有人都希望用大数据来支持自身的决策时,或许星图数据就成为了这句诗的后半句——早有蜻蜓立上头了,祝愿大数据的拓荒者星图数据在新的一年能够蒸蒸日上,勇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