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之际,上海外滩跨年夜的踩踏悲剧成为令人难以忘却的记忆。这个事件发生后,复旦大学博士后朱春霞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早在2004年,其毕业论文结合中外踩踏事故研究指出:景点室内达到1㎡/人、室外达到0.75㎡/人,即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数据说话让预防悲剧重演显得更具操作性。
近日,又一新闻引起了记者关注: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该平台将于2015年12月31日前正式上线并试运行。除了平台建设采用PPP模式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该平台将担负景区游客承载量统计与预警、国家旅游大数据集成分析等功能。这不禁让人产生联想:若外滩安装了相关的技术平台并对游客承载量进行统计与预警,那么悲剧是否可以避免?另外,各地智慧旅游呼声水涨船高,从人群安全预警管理出发,大数据技术又该如何支撑范围更广的智慧旅游应用?
北京西单的智能“天眼”
“人群聚集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判断出实时人流状态,同时预测未来10分钟区域内短时人群聚集态势。
视线投向北京西单。
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新年伊始的打折季让素有“年轻人购物天堂”之称的西单商圈变得格外拥挤,这也给西单商业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带来了更大的人群安全管理压力。不过,和4年前相比,他们显得更加从容不迫,因为2010年12月西单商业区正式安装并投入使用了“人群聚集风险预警系统”。此系统就好比智能“天眼”,密切地注视着西单人群的一举一动,实时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预警分为红、橙、黄、蓝四级。当区域预测人流超过最高流量的60%时,系统显示蓝色预警;超过80%则为黄色预警;达到100%时则为红色预警。管理人员可根据预警情况,现场采取疏导、限流等措施,避免人流过度聚集,排除安全隐患。
该系统的技术提供方是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研究所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室主任姚晓晖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该系统于2009年由北京市科委立项,2010年12月正式在北京西单商圈投入使用。
记者了解到,研究所以人群安全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一直希望通过技术解决相关管理难题,但5年前,市面上并没有合适的技术。2009年,西单商业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就已经意识到人群聚集带来的安全隐患,迫切希望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并预警。带着具体的需求,办公室找到了研究所,双方一拍即合,研究所根据西单方面的具体需求着手研发“人群聚集风险预警系统”。
据了解,“人群聚集风险预警系统”由数据输入端、处理端和数据输出端三部分构成,其中,数据输入由大量图像采集摄像头承担,处理端则是重中之重,不仅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归纳还要进行分析,找出规律并形成决策支持。
“前端图像采集和视频智能分析技术是由第三方安防公司提供的,这些数据包括人流密度、分布、流量等。研究所所做的核心是研发分析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找到规律,通过算法进行建模,判断出实时人流状态,同时预测未来10分钟区域内短时人群聚集态势。一旦超出预警标准,立即报警。”姚晓晖表示。
数据分析并预警更关键
目前在智慧城市项目开发中,城市应急预案系统更倾向于事后处理,对事前预防还没有更多投入。
上海外滩是知名的旅游景点,当记者疑惑上海外滩应该装有类似的管理系统时,姚晓晖表示对上海外滩情况并不了解,不过,很多热门景区和商业区应该都能做到人流数据的采集统计。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决策参考,这一点并不是每个景区都已做到的。另外,踩踏事件非常复杂,除了技术应用要充分外,相关岗位管理人员职责也很重要。
另外,相对于事后处理,事前预警更重要,但这一点并没有普遍实现。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刘新向记者表示,理论上从运营商基站的手机定位数据中,可以大致估算出广场上的人流密度,并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人流密度,可以通过相应的指标做出预警。但目前在智慧城市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城市应急预案系统更多倾向于针对治安、消防、急救、交通事故等指挥与调度,更多的是事后的处理,但对于事前预防还没有更多的投入。由于人流数据采集性价比最高的方法是通过运营商基站数据来获得,而景区与运营商分属多个不同的横向、垂直管理部门,如果要建设这种预警平台就需要政府一把手来推动、协调。目前,技术实现上已经非常成熟,关键是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这就需要政府强势来推动这件事。
记者了解到,北京的“人群聚集风险预警系统”目前已覆盖北京西单、大栅栏商业区、什刹海风景区、天安门城楼等重点区域,未来还有望在各大火车站和长途客运站布设。对于系统下一步如何改进,姚晓晖告诉记者,在数据输入端将通过标准化的模块接口整合红外、RFID、移动通信等数据采集技术,从而使系统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人手一机”已成为现实,但系统最开始并没有将移动通信技术纳入数据采集端。姚晓晖解释道,5年前移动通信技术还没有现在那么发达,当时通过电信运营商采集的数据存在很强的滞后性,而人群安全管理需要实时的人流数据,因此移动通信技术无法满足数据采集的实时性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电信运营商通过移动终端采集的位置数据实时性得到增强。
智慧旅游不仅是预警
大数据愈加深入广泛应用给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启示,旅游业在不断累积数据,并获取新的数据源。
对于大数据而言,仅仅就预防商业区踩踏事故显然还未物尽其用,毕竟商业区聚集人群的数据量并不算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告诉记者,大数据在热点监测中大有可为。例如,利用短信、微博、微信和搜索引擎可以收集热点事件与舆情挖掘,通过对微博用户建立档案,提前关注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另外,在长假之前,很多人会在网络上搜索旅游点、旅店、火车与飞机航班信息或自驾游的路线等,由此可预知哪些旅游点和交通线路会拥塞。可以说,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恰恰应用了大数据热点监测功能。
全球知名数据分析软件提供商SAS公司中国区首席咨询顾问张磊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数据在各行各业愈加深入和广泛的应用也给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启示。随着各项新技术的发展,旅游业在不断累积数据,并获取新的数据源。除了移动设备和社交网络的发展,我们也看到景区智能化的发展方向,WiFi覆盖和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将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实时数据。旅游业坐拥数据财富,而下一步向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收集、挖掘和分析这些数据,提升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准。对于景区或是服务提供商来说,大数据分析都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工具。”他认为,社交网络逐渐成长为舆情监测不可忽视的一块阵地。通过对社交网络上游客的评价,政府及其他管理机构可以掌握游客群体的消费习惯和景点偏好等重要信息,这对于产业决策和景区的管理,例如做好提前预警,都有指导意义。
另外,对于旅游服务提供商来说,目前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客户体验成为推动业务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大数据分析为客户关系管理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判断哪些游客是回头客,并通过分析指导制定相应的客户维系策略,帮助服务提供商把回头客留住,而不是流向其他竞争者。
刘新也认为,智慧旅游是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为支撑,核心是“游客为本、感知互动和高效服务”,包括信息主动感知和及时发布、旅游计划个性化安排及网上虚拟现实游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网上交易、各类旅游纪念品/珍藏品/土特产品的实时配送等。通过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旅游与智能化服务相融合,景区可以提高旅客体验满意度,相关企业和管理部门运行也更智能化。
据悉,目前国内智慧旅游建设比较好的有镇江市。镇江市通过“感知芯”技术,让游客通过手机终端入园,并接收园区排队人数等信息,通过信息亭内的互动触摸屏游客可获得全面的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