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线教育的主题是“内容”

对于阿岩这种身陷世俗的人来说,预言未来从来不是一件讨好的事。无论结果如何,总归还是会被人遗忘。不过作为投身在线教育已有些时日的产品狗,阿岩认为未来虽不可“预言”,但市场却总是有规律可寻的。所以当我们想要在某个领域尽可能作出一些正确的决定时,摸准并遵循其中的规律将是必须。

性能→可靠性→便捷性→价格,这是克里斯坦森曾在《创新者的窘境》提到的,产品竞争基础随技术发展会有的变化过程。我们结合互联网与在线教育领域的自身特点,可以把用户需求的变化大致对应总结为这样一个过程:入口→内容→效果→体验→成本。

具体来说,需要先有一个平台(入口)和具体的课程(内容),去满足用户在线学习的基础需求。而当内容能够基本覆盖用户基础需求时,学完以后能有收获(效果)将成为用户的主要诉求,这大致相当于对传统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当学习效果得到充分保障以后,产品的设计是否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体验)才会成为用户的主要选择依据。最后,获得同样的效果,哪个付出的时间、金钱及机会成本更少,就会成主要的考虑因素。

回到在线教育当前的发展形势,纵观全局时,我们能够获知这样一些事实:BAT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搭起了自己的内容平台;像好未来、新东方这样的传统教育大佬也以或收购或新建的方式大手笔布局线上;互联网、传统教育巨头的高管们也在资本的扶持下纷纷自立山头;大量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也围在这块大蛋糕四周寻找下口处。可是各方势力的介入只是给我们创建了数量众多的入口,这些基于互联网信息中介,让用户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课程内容,但是它们并没有提供足够多的内容去满足用户的真实学习需求。

在线教育产品的基础性能需求要求既要有入口,又要有内容,而行业的特殊性,又使得内容直接与最终的效果挂钩。换句话说“性能”对“内容”有要求,“可靠性”也对“内容”有要求,这让在线教育类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无法完全剥离。当其他产品在早期只需要主要考虑“性能”时,在线教育类产品却需要同时更多考虑“可靠性”,这自然更难迅速看到效果。这也是2014年留给我们的难题。

不过既然内容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那么解决这个难题也算是有了明确的方向。可以预见,2015年,在线教育从业者将把更多精力和资源放在内容生产制作上。还可以预见的是,浮躁的商业氛围让原本应该注重学习效果的内容生产只走“半步”。也就是说多数人都会选择沿着传统教育模式的路子,以类似请“名师”录制大量视频课程的方式,充实自己的内容库,而对实际学习效果基本顾不上。因此,大量平庸的、甚至垃圾课程内容被上传到互联网或许将成为这一年的主旋律。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在课程内容以外,一方面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有客户或课程资源的公司也会迅速推出自己的平台,而开源在线学习系统的完善,也会促使大批草根性质的学习平台涌现,他们都试图去满足一些细分市场的需求,甚至也有机会获取一些收入;另一方面,一些创新性企业直接从内容或效果切入,尝试进行“颠覆性创新”,将几个阶段的目标一次性打包解决。不过,他们在2015年可能都不会获得太好的成绩。主流市场和产品仍然会沿着“入口→内容→效果→体验→成本”的途径进入第二阶段的发展。

至于新的明星公司出现,和老公司倒闭,都是常态,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