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P2P行业十大趋势预测

2014年末,P2P行业再次出现新一轮倒闭潮,资金链断裂、提现困难、借款项目逾期等情况再次上演。我们认为,2015年,P2P行业的整体经营风险将居高不下,逾期、跑路等现象持续蔓延,行业洗牌加速。

2014年,P2P风险爆发集中在某些时点,而2015年则可能将贯穿全年,判断基于以下原因:首先,宏观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以及提供个人信用贷款的P2P平台可能首当其冲;其次,监管政策即将落地,大量不合规的平台面临清理整顿的风险,可能引发逾期、倒闭;再次,纯粹以“高收益率”揽客的模式将难以为继,同质化程度较高的平台可能出现整合兼并;最后,大量P2P融资项目的借款期在6-12个月,2014年积累的大量存量将在2015年需要兑付,使得2015年成为考验“风控关”的一年。

挑战亦是机遇,普通投资人的风险意识加强,资金有望汇集到排名前列的P2P平台上,风控能力较强、资信声誉良好、在P2P行业排名靠前的平台有望保持领跑地位,对大部分P2P平台来说,只有深耕细分领域,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此外,具有人才、资源、专业能力等优势的新兴平台,借助创新,依然有望找到市场机会。

2014年,P2P的投资收益率已经明显下降,动辄20%、30%的高收益已难觅踪迹,行业整体年化收益率维持在13%左右的水平。2015年,P2P高收益“退烧”的现象会持续,但是相比存款、货币型资金等产品,P2P仍有投资吸引力。

收益率回调是由内外部因素综合决定的。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增速正处于下行周期,无风险利率正处于下降通道,加之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恶化,难以负担过高的融资成本;从行业自身发展来看,借高收益率营销揽客的新平台,普遍完成初始用户的积累,无需也无力持续维持高收益率。

同时,利用高收益诱骗投资者的虚假平台不断曝光,普通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提高,回报预期正趋于理性。网贷精选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化8%-12%收益率的项目最受用户欢迎,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达到33.38%;14%-16%的收益率位居其次,占比21.69%;排名第三的是12%-14%,占比16.63%,说明用户不再盲目追求高收益率。

目前,国内P2P业务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多与小额贷款、担保、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实体合作,收益率也大体趋同,在产品定位、资产类型、风险收益等无法差异化的前提下,投资人的品牌忠诚度较低。

未来,P2P平台需在业务模式上进行P2B、P2G、P2F、P2N的创新,尝试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标的,如票据、保理、保险、股票等金融资产,以建立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实现金融产品、期限结构、收益风险匹配的多样化,这是增强用户黏性的重要方式。

P2P平台要从销售、产品导向,转向用户导向。P2P平台是借债权切入整个财富管理市场,需要对用户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喜好等进行资产配置。即使是债的资产,保理、票据、信用贷款、抵押贷款,这其中的安全性、收益率、流动性也都有不小的差别。

我们认为,P2P平台要接入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是现金管理工具,项目回款、闲置资金,用户都可以转成货币基金,既丰富了用户体验,又可以让闲置资金,留在平台上。

我们判断,P2P与消费金融的深度结合,将是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已经发力消费金融,带动商品本身的销售,同时可以获得金融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借此收集C端用户消费、信贷、交易等数据,为大数据金融的开展预先布局;国内85后、90后群体对消费金融的接受程度高,进军该项业务,将为P2P平台带来商机。

P2P是借贷模式的一种创新,以更具普惠金融的精神打破了传统的借贷格局。其核心是金融产品,讲究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只有从用户需求出发,用创新的方式解决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痛点,才有生存空间。

2015年,我们预计P2P将在用户体验、营销方式、投资者保护等多个层面进行创新。比如,如何有效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推广产品、打造品牌,是目前各大平台面临的难题,P2P平台有望在获客渠道、金融产品结构、转化率提升等方面出现微创新。

我们认为,所有的P2P平台都要在品牌定位中找到自身的定位,有清晰的用户人群素描、传播的调性、风格要满足这群用户的特性。新进入的P2P平台,既要用传统品牌、公关,找准自身定位,讲让普通用户听懂的故事,又要利用自身的品牌营销,建立新渠道。

互联网与移动端、线下传播与线上传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同样重要,是整体传播中的组合拳。

微信让传播形式、传播渠道、传播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认为,微信是P2P企业进行营销传播、公关、品牌的第一渠道。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的营销价值被忽视。位列其后的是QQ空间,豆瓣小组、新浪微博等平台。

P2P平台要善于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主动传播、口碑传播。这需要在内容策划、传播渠道、传播策略上都要做好。再细致来看,要分清哪些渠道是适合品牌传播,哪些渠道是适合营销。

微信服务号是提升老用户粘性的较好方式。比如,微信服务号可将用户分组,给每一组用户发送不同的微信内容,进行定制传播。

再比如,在用户的整体资产中,P2P债权类资产只是其中一部分,就P2P项目甚至是P2P平台,用户希望投资分散化,P2P行业可能出现基于信用分级的标准化的投资产品。

我们认为,用户投资P2P已经形成一种习惯,而对于良莠不齐的平台,用户要求更多信息披露以及资金保护。现在已经有不少P2P平台,针对投资者的资金保护、法律服务等方面,推出相关的产品服务。

接下去,对于P2P,用户希望的是自动化投资,并加强债权转让的流动性。现在,一些优秀的平台,已经出现了资金端多于资产端,用户很难在发标时间准时“抢标”,如果不设自动化投标,用户账户会出现资金闲置。并且,随着P2P平台资产类型的增多,票据、典当、信用贷、抵押贷等各个类型的年化投资利率也不相同。从风险的角度看,每一个P2P项目的风险程度不尽相同,用户需要利用自动化的投资组合,在各个P2P平台上,将收益风险比匹配得更好。

在流动性上,现在P2P平台投资标的期限机构集中在3个月、6个月、1年,甚至1年以上,不同于股票的流动性,P债权的流动性不够。我们认为,随着P2P规模的增大,用户的增多,用户对流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有一些P2P平台已经在自身平台推出了债权转让的产品。未来,这一功能要普及。

金融的核心在风险控制。对于P2P平台而言,无论宏观的行业风险、法律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还是微观的平台信用风险、产品设计风险、技术风险、违约风险,任何一个风险都可能是致命的,且各种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容易形成行业风险。各个P2P应加强IT建设、数据评级、风控水平等,强化金融专业能力。

首先,应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建立数据库,强化数据的深度挖掘,在对违约风险量化建模的基础上,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风控体系;其次,设置多种风控措施,如平台风险准备金、借款者互保金等基本要求;再次,要加强IT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平台系统免于恶意攻击的危害,避免出现用户信息泄漏、资金被挪用等事故;最后,领先的平台,应加强自身的征信体系建设,扩大与外部征信公司的合作,逐步建立、完善自己的信用评级体系。

此外,互联网时代的风险控制,需要利用社交、消费、借贷等数据,推进利用大数据进行风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