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原总工程师李莉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基础数据在共建、整合与利用以及清理已积累数据中存在不一致和不协调等问题。而促进多种信息的交流、融合与应用,不但能满足政府各部门履行职能的需求,更能适应国家基础信息的整合集成,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提高国家决策和应急处理能力,以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的要求。
基础数据难以集成利用
各类数据在利用中出现数据间相互割裂,难以集成利用等问题。
李莉认为,以“十二金”工程为代表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科学数据共享”及“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建设,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为我国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采集了人口、土地、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公共安全政务信息。但由于当时缺少国家层面、全局性的总体设计与协调,更缺少可执行的标准,数据的采集与组织受限于特定目的和客观条件,往往各自为战、相互协调与沟通不充分,以致所形成的各类数据间存在参照不一致、不规范、不协调等缺陷和不足。在后续利用中出现数据间相互割裂,难以集成利用等问题。“在灾害应急救助工作中,急待充实的数据和信息作决策,而无序堆积的数据却难以派上用场。此类问题,还会阻碍国家公共安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保险和公平教育等体系的建设。”李莉举例道。
国家部门应做领头羊
应明确各部委的职能与分工,遵循权威机构负责提供和维护权威数据。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数据在地方政策层面受到高度重视。例如,发展大数据产业已上升为贵州全省战略,根据规划,到2020年,大数据带动贵州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4500亿元。广东已专门成立了省大数据管理局。重庆发布的政策配套文件提出,到2017年形成500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建成国内重要的大数据产业基地。陕西、湖北等地提出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的计划。北京市政府启动了制定全市大数据发展战略规划,并强调要创造数据资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目前上海、重庆、广东等地政府已启动大数据战略。而且上海已在地理位置、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经济统计、资格资质、行政管理等领域开发了数据产品和应用。
不过,在李莉看来,各部委例如工信部等在大数据领域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强大的基础,应该在数据共建、集成与利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应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领下,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各部委的职能与分工,遵循权威机构负责提供和维护权威数据,不能缺位,也不要越位。倡导相互尊重、相互协商、共建共享。”李莉表示。
另外,她还建议,应该开展对各部门现有数据的清理和整合。横向上各职能部门数据的相关与集成,纵向上省、市、县、乡各级数据的相关与集成,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现有各类数据的有序、有效集成,盘活这些数据和信息,使其能全面、客观、及时地反映国家的总体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