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7日,首届中国信息惠民大会在京召开。中国信息协会会长卢时彻做了《以信息化带动民生 探索体制创新的典型经验》的主旨报告,分别从城镇信息化战略的提出、信息惠民工程在城镇信息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信息协会在服务信息惠民建设中的定位考虑三个方面,深度分析和研讨了信息惠民工程的重大价值和典型意义。
三大特征
卢时彻指出,从总体上看,城镇信息化实践是国家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以城镇为中心、以信息化为抓手,自下而上摸索差异化的典型经验和体制模式的三大特征。
首先,城镇信息化突出以城镇为中心的改革实践。按照我国的区划,城镇处在条、块的结合部,纵、横信息的交汇点。一方面较易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放宽政策,自上而下的先行先试;另一方面,作为体制改革的原型试点,城镇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备体制调整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典型条件。因此,城镇在体制创新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从国家的立场看,城镇信息化强调从国情出发,自下而上的摸索制度创新。正如经济改革的起点是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自下而上的扩展、完善的进程,城镇信息化突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只有通过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不同地区的政策性试点,才可能摸索出差异化的典型经验和相适应的体制模式。
第三,以信息化为抓手推动改革。依据信息化具有在激活内需潜力,催生、引领体制机制优化的先导作用,我们可以立足改革的全局,将城镇信息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考虑。依此统筹城镇的发展思路,将电子政务对政策环境的建设,电子商务对城市产业链的提升,电子社区对民生需求的再组织等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三大问题
卢时彻认为,当前,实施城镇信息化战略亟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从城镇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角度,如何统筹关于智慧城市、宽带城市、人文城市、绿色城市等相对独立的理念和政策要求,确立实施的主线;
其次是从工程实施的角度,如何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统筹结构,对分散的公共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强化多部门协同服务;
三是从开放政策的角度,如何确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动力机制,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模式。
特殊地位
从城镇信息化战略角度来看,信息惠民工程是城镇信息化的一次综合启动形式。它以解决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诉求为起点,以信息化为先导,构建一个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互动的相对完整的体系。
这一体系以惠民生为中心,综合整个城市的政务业务、商务业务以及设计业务等多种需求,将地方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的建设逐步纳入到有序的实践轨道。
这一体系强调统筹发展,协同作战,将中央部门的联合推进机制与地方集中构建的公共服务平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合相对孤立、分散的公共服务资源。
这一体系强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统筹力度,以城市的统一平台为依托,推动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公共服务的多方协同合作,在对接中探索制度创新。
这一体系确立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突出多元参与、开发竞争的发展格局。
综上所述,信息惠民工程建设是一个综合体系,它在城镇信息化现行的各种工程中占据着的特殊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