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只是基於电子商务的精准营销?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大数据将广泛地存在於物理世界和实体经济,其催生的产业革命才刚刚开始。
最新的案例是无人机,即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它具有中央飞控系统,能够实现超视距的自主飞行。二战之後,尤其是海湾战争以来,无人机技术一直是各国军事竞争的一个焦点,但在民用领域,其应用却极为有限。
最近一两年来,这种情况正在改观,无人机在民用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非常值得关注的应用。
例如农业领域,通过无人机的定时巡逻,可以监测整个农场的情况。过去租赁一架飞机来拍摄,成本是1000美元/小时,而现在一架小型无人机的售价还不到1000美元。农场主买来之後,可以随时对农场进行拍摄,然後用软件自动分析这些图像和数据。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人眼难以发现的问题。例如,灌溉是否均匀,土壤的颜色有什麽变化,哪里出现了虫灾等等。根据这些分析,农场可以即时调整种殖措施,农作物的收成得以改善。
更重要的意义在於节省资源。例如,无人机飞过果林的时候,可以通过树叶的颜色光谱来判断植物是否缺水,随即将讯息传导至这片果林的浇灌系统,有的放矢地进行灌溉,而不是盲目浇水。水资源可以得到节约——这也是用大数据来构建精准农业的核心要义。
工业领域也有应用。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和SolarCity公司用无人机从几百万个太阳能电池模块中检测出异常,同时指导光伏电站的建设规划,以保护野生动植物。又如电网巡检,电力传输网络延绵千里,传统的电网巡查,是检查员穿山越岭、沿线巡查,抵达一座电力高压线塔之後,还需要攀爬电塔,费时不说,危险性也大。如果用上无人机,效率可成倍提高。遇到雷击跳闸等突发故障,无人机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进行排查,为快速恢复供电争取宝贵的时间,无人机还可以围绕目标进行360度全方位拍摄,做到零死角。
此外,无人机的红外拍摄功能还可以侦查到线路发热等潜在的故障,这些优势,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电力巡检员也难以企及。中国的电力系统,有上百万的巡检员,无人机如果能够普及,将会大面积地替代人工巡检,降低成本。
就此而言,无人机就是会飞的传感器,它把人类的视野和感知延伸到了空中,使人类对农田、电网、矿山等物理世界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这种水平的提升,在技术领域本身也将掀起一场革命。传统的卫星遥感和载人航拍技术,不仅成本高昂、缺乏灵活性,还有一个关键的痛点:清晰度有限,而无人机收集的图片,比卫星图片要清晰很多倍。因为无人机能够在云层之下的低空飞行,飞行高度甚至可以低到近地2至3米,可以预见,这种强大、精确的数据收集功能,未来还将颠覆Google之类的地图服务。无人机对於大数据的意义,用空中大数据的革命来形容也不为过。
当然,无人机的技术并没有完全成熟,目前也存在一些瓶颈:电池续航力,这直接影响到无人机到底能飞多远;避擦撞能力,即在飞行器不断增多的未来,飞机之间如何保证互相不干扰、不碰撞。
正是因为这个挑战,无人机目前只有企业级的应用而很难推广到消费者领域。试想一架无人机可以在大农场上空任意飞行,但如果大家都用无人机来送快递,那天空也将变得十分拥堵。所以用无人机送快递,还是个噱头,即使突破了技术瓶颈,还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管制规定。
最近,美国政府已经在着手为无人机定章立制。为了无人机的正式称呼,美国国会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无人机在美国,被称为Drone。这是因为其执行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代号为Drone,由於这次成功的行动,无人机因此得名。但现在,企业家们联合反对这个名字,他们认为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军事刺探、情报收集,不利於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推广。美国国会有议员主张正式改名叫做「无人机」,但科技界又反对。他们认为,无人机的叫法非常愚蠢,就像早在汽车被发明之时,大家看到没有马,这车居然也能跑,於是把汽车叫做「无马车」,最後证明这个叫法站不住脚。美国科技界的主张,就其技术本质,无人机应该叫「远程遥控飞机」,这个名字才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美国国会的争论,不仅反映了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快速普及,还反映了对无人机认识在不断加深。如果能够突破上文提到的技术瓶颈,无人机就不仅是一个飞行的传感器,还能成为一个飞行的机器人,执行更多的任务。在《数据之巅》这本书中断言,大数据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在由讯息社会向智慧社会迈进。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新应用,将成为这个论断一个新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