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石黑浩教授
4月28日下午,GMIC2015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让我倍加欣喜与激动的时刻,是大阪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石黑浩教授的那段演讲,石教授展示了人形安卓机器人,并介绍了为什么要打造拟人化以及个性化的机器人,现阶段的机器人研究到什么阶段,还需要哪些技术,多还才能形成一个机器人的社会?机器人的社会是什么样的,机器人应用到哪些领域?等等问题,石教授整体给我们构造出了一个幻想中比较真实的机器人社会。
以中国女士、上海深情工业企业和日本三联机器人学院的教授宋杨为原型打造的人形机器人Yangyang在现场做了精彩的自我介绍,“今天有幸来参加今天的北京GMIC大会,非常高兴,我是研究的高科技成果,我诞生于日本、成长于中国,是中日友好交流的结晶,我有着与人相近的面容、肌肤、体态和声音,在程序的控制下,不仅可以模仿人的动作、表情,还可以与人绘画,我在说话、唱歌、表演时可以表现出喜怒哀乐各种情绪。”
Yang song现场做了很多表情有微笑的、悲哀的,还有生气的神态。它能够与人握手、行礼,并唱起了《夜来香》,展在我心中,真情真爱无人懂)。Yang song说,“因为我是机器人,所以能够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在我的原形宋博士因工作繁忙,无法分身时,我可以作为他的替身参加会议,此外,我还担当公司大使的角色,真诚欢迎各位朋友前来我公司做客,事实上每个人都抱有各种梦想,希望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然而由于人生短暂,往往难以如愿,由于我的存在,能够帮助您梦想成真,比方说对宋博士而言,他就是通过我体验了歌手的人生。”
大阪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石黑浩教授和他的机器人
为什么要创造出这样创新的产品,而且机器人在未来有哪些应用的领域?石教授坚信将会很快形成一个机器人的社会,什么叫做机器人的社会呢?石教授设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使用机器人在很多领域,可能会在日本会有广泛的使用,这是我的梦想。要实现这样的梦想,我已经开发出很多种的机器人,从长得非常机械化的机器人到跟人长得很像的机器人。
为什么要打造这样一个机器人的社会?为什么我们要打造出模仿人的机器人?石教授说,原因很简单,因为人类的大脑是可以识别人类的,所以对于人类最好的一个互动的界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面。所以我们就要研究人形机,研究人和机器之间的一个互动界面。在人脑当中有很多很多的功能去识别人,不光是在智能手机、计算机,如果我们有足够强大的技术能够模仿人和人的智能,而且能够开发出跟人很相似的机器和人非常相似的界面。这就可以打造出跟人非常相似的设备、智能设备还有机器人。
现在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会出现这样机器人的社会?石教授表示,要实现机器人的社会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合作伙伴式的机器人,现在已经是有了计算机式的社会,由于有了个人电脑,有了PC,我们就有了非常可靠的计算机,计算平台,可能现在这个价格大概就只要两千美元吧。
石教授介绍了一款比较廉价的机器人是由日本软银开发的产品,这个机器人只要两千美元的打造成本,跟现在PC的成本差不多,因此这是一个可靠的又是一个廉价的机器人,大众都可以很轻松地买得起这个机器人,而且每个人都有机会能够使用跟计算机一样去使用。
石教授介绍,自己有一家子公司,在这个公司当中做了一个创业公司,这家公司是专门做机器人的,这些机器人的尺寸更小,非常适合日本家庭使用,你看这个机器人非常小巧,而且功能很强大,可以跟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小型的机器人,我们现在有很多领域可以使用到机器人,但是如果有这样小的机器人在家里的话,我们就没有必要去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了。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这些小型机器人用途特别大。
打造了这种机器人的社会之后,如何去使用机器人呢?石教授举例介绍,第一个领域是游戏,可以用机器人来打游戏,在跟电脑、或者是在智能手机上打游戏。同样,有很多互动式的游戏,尤其是可以交流的游戏是可以跟机器人一起来玩的。第二个领域就是教育,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具有沟通功能的、通讯功能的机器人可以用于学校教育。我们可以用这个机器人把它作为一个学校教育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对于日本人来说,现在我们日本人要学英语学九年的时间,但是学了九年英语之后很多日本学生还不会说英语,因为日本人天性比较害羞。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就是因为没有练口语的伙伴,所以机器人是一个最完美的、最合适的一个练英语口语的伙伴。所以可以在课堂上、教室里边去用机器人,还有其他的一些公共场合也可以使用机器人,这就是我所以为的机器人社会。
石教授表示,我就是要打造一个非常像人的机器人的安卓技术,来打造一个机器人社会。这个系列的安卓的机器人是我自己打造的,问题就是如何能打造出更多的类似于像人一样的机器人。其实是需要去使用认知学,还有神经科学的一些知识。还有,人并没有对于人自己本身有非常完美的知识,也需要对人的深层次的理解才能打造出像人一样的机器人。我研究刚刚开始在打造人形机器人,而且用自己的技术来验证一下之前在认知学和神经科学的一些前提,这样可以获得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机器人学和神经科学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可以相互结合在一起。在打造人形机器人的时候,需要深入地去了解人性、了解人的具体的功能。同时,也可以要研究安卓人形的技术本身。
石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第一台安卓的机器人,是2004年打造出来的。它内部的构造跟人体一样,非常地复杂和精密,这一台安卓的机器人的面部表情、动作跟人是很相似的,尤其是她的外形外贸,还有她的整个机械的构造、原理跟人还是非常相似。但还是不太完美,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需要紧密地和神经科学家、认知科学家合作。这就是安卓科学,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之后,打造出来的机器人并不是光是用于工程领域。为了打造更好的能够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机器人,需要进一步地去了解人本身要进一步地研究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这样的话才能打造出更好的机器人,这就是机器人的研究。
很多安卓机器人已经被石教授开发,可以实际的应用。石教授介绍了几个应用的例子,可以永远讲专业故事的机器人、在橱窗里永远不会累,不休息在唱歌的机器人、在剧院里面演话剧、在商场卖衣服、和机器人对话聊天做朋友等等,这些安卓机器人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
为什么开发这种安卓机器人呢?石教授说,可以用安卓机器人可以更好地研究人类自身,而且可以丰富人类自身的生活,可能人在一生当中不能做很多事情,但是安卓机器人他可以平行地有很多不同的生活,可以把它构建成不同的形式,比如说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力都构建在同一个机器人当中。一生当中想做很多事,想成为歌手、又想成为老师、又想成为模特,又想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总,但是人只有一辈子,如果有安卓机器人的话,人一生当中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说宋博士,她用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己更多的愿望。
如果用这种技术的话,石教授认为在不远的未来,就可以建立起一个机器人社会。当然,也需要有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安卓机器人只是其中的一种,也需要比如说大机器人、小机器人,所以有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来组成机器人社会。石教授表示,在不远的未来就能够构建起这种机器人社会。
石教授认为建起这种机器人社会之后,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考虑人类自身,因为机器人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的是人类自身的人性。这个机器人技术只是另外一种技术革命,可以利用这种革命来更加好地了解人类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人的定义就会改变,每当接受一种新的技术、人的定义就会改变。在两三百年前,如果一个人没有胳膊、没有腿,可能他就不会被社会接受,但是今天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人。也许这个人安了假肢,我们也还是会接受他,意味着人的物理身体对于定义人类本身来说并不重要,我们在改变人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