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科技:新华三背后的迷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头条科技,欢迎关注)

25日紫光股份发布公告,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225亿元,以用于收购香港华三51%股权、收购紫光数码44%股权、收购紫光软件49%股权、建设云计算机研究实验室暨大数据协同中心、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这是上周五紫光和惠普宣布成立新华三、终结了传说已久的“H3C出售”风波之后,进一步的落地行动。

仔细审视紫光股份的募资通告,会发现此次发行对象的主体,其实是紫光通信,145亿元的认购金额分分钟秒杀所有其他从3亿~20.9亿不等的认购主体。

紫光通信是何方神圣?跟紫光股份和紫光集团又是何种关系?先上一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从这张图看,若干时间之后,A股市场上出现一个“巨无霸”式IT航母,不是没有可能的,其业务涉及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存储、网络、分销、行业云及大数据……在中国IT市场,还能找出一个比它更巨无霸的吗?单从业务线上看,恐怕就是华为企业BG,也没有它的覆盖面广。

这个巨无霸的名字,叫紫光通信。

新华三刚刚浮出水面的时候,有媒体写紫光欲成中国IT新霸主,被一帮人骂不吹牛会死。看了这张图,再掂量掂量,人家还真是没有吹牛,这布局能力堪比诸葛孔明。即使不谈业务布局能力,至少为未来几年的疯狂股市的资本布局能力,那是相当的强。

实际上,紫光集团的勃勃野心早在紫光展锐成立之初就开始显现,目前,紫光股份市值只有66亿元,募资225亿元从惠普手里收购H3C、打包惠普的服务器、存储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回紫光数码和紫光软件的100%控股权等,则是其推进战略布局完善的一步。而且,个人认为不排除紫光进一步收购完善其生态链的可能性。

再来说新华三收购案的另一个主角惠普。

有人说,出售H3C的51%股权及其在中国的企业硬件业务,标志着最早入华的外企惠普在中国黯然谢幕,我反倒觉得这是迄今为止的窘境之下,惠普走出的一步妙棋——在新华三中,惠普依然有非常重要的发言权,据说紫光只派出董事长和CFO,而CEO则是由惠普来派出的。

惠普之所以坚持要把企业硬件业务放进谈判的范畴,就是因为以惠特曼为首的管理层对目前的中国业务前景看得非常清晰、透彻,通过紫光这个大平台,惠普至少能够保证硬件业务平稳发展,典型的以股权换市场思路嘛。

同时,拿着25亿美元的现金,惠普一转身就可以在美国市场收购一家网络厂商,继续保持在全球网络市场的竞争力,大到Juniper,Arista,小到Big Switch、Cumulus,更好打打未来和SDN的牌。

这笔买卖,太漂亮了!

看到这里,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跟惠普达成H3C收购协议的不是坊间传说了许久的中电,而是紫光。众所周知的原因,中电要做的是战略投资,要深度进入H3C的业务,它的首要战略需求是经营管理和控制;而紫光的醉翁之意则是资本投资,它的第一需求是资本市场的运筹帷幄。

从这个角度去看,惠普的这次交易非常划算,不得不叹服操盘手毛渝南先生是超一流高手。

当然,政府也是乐见其成的,说不定是幕后的推动者。

再说说H3C。

经过震动朝野的罢工事件后,据说大部分员工对这次收购表示欢迎,他们急于贴上国产品牌标签的诉求、持股的诉求,通过这次收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持不同政见者,基本上已经离开。我们可以相当乐观地预测,解决了身份问题的新华三,如果研发上不出现大的波折,会在网络、服务器、存储等业务上持续高歌猛进。

新华三国有化之后,思科的处境怕是要更加艰辛。这其中最郁闷的估计是华为。新华三跟华为的正面竞争会转为贴身肉搏战。这两家本身同根生,文化很是相似,都属于狼族,华三如何在华为的围追堵截中继续胜出?个人建议华三可以考虑从底层架构上做一些文章。大家还记得哪个很牛的盛科James大叔吗?国产啊国产!

未来,会有很多可能和精彩。

有人担心新华三未来的文化融合问题,看看Oracle一大票人在阿里干得火热、思科一大票人在华为干得火热、IBM一大票人在浪潮干得火热,就会明白中国文化里识时务者为俊杰这话的涵义。

还有人担心新华三的产品线整合问题。实际上,惠普一直未松口华三重点投入存储和服务器业务,正好为今后的产品线不打架整合提供了优质基础。说到底,这根本不是事儿。

总体来说,新华三的背后,紫光、惠普、新华三员工,以及政府和华三的客户都应该很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