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先生《丑陋中国人》一书对国人劣根性进行了批评,是一种鞭策和提醒,而不是贬低。“胜利日”假日期间,看到了阿里云道哥(吴翰清)“危机时刻,我只心疼我们的客户”一文,为道哥坦诚所感动的同时,不知道为什么也想到了阿里云的劣根性。
要检讨管理流程
从道哥的文章中,可以了解到更多“阿里云事故”的真相,事故来自阿里云云盾的安骑士产品升级中的软件Bug,需要此点个“赞”。这种坦诚可以让我们吸取很多的教训,这是应有的一种态度。国内很多灾难事故,其实是缺乏这种坦诚,更有甚者,需要有人出来“背黑锅”。
基于商业的原因,有些厂商愿意“背黑锅”,因为未来能够得到回报。但事情真相更多被掩盖了,从学问的角度,这是一种莫大损失。阿里云,道哥的坦诚态度可以接受,做软件,100%存在Bug,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这样一种软件,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就贸然投入使用,这样的轻率,让人不解。
在交流中,有阿里云的人表示,内测、公测肯定是有的,因此完全是一个意外。如此看来,阿里云需要检讨不应该只是一个道哥。阿里云的运维、管理流程,也应该有很多值得检讨的地方,但没有看到相关的说明。
阿里云的态度可以接受,但不能只有一个道哥出来“背黑锅”,因为你是阿里云,从技术实力,到财力,到品牌,阿里云应该有一个更高的标准。
云盾的商业错误
对于阿里云策略也有必要反思一下。如道哥在文章所说:互联网的不安全超出你的想象。加强云安全的防护,这是必然的。但方法和方式上,还是有很多可以商榷的地方,有些地方更是体现了劣根性。
以安全为例,阿里云号称借鉴了AWS的做法,在阿里云VPC网关后,通过SDN技术给安全厂商和开发者提供平台接口。但让人不解的是,阿里云有同时提供云盾这样的安全产品,岂不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吗?当阿里云盾和第三方安全方案出现竞争的时候,如何协调利益啊。因此,从商务策略上,云盾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产物。
互联网思维的一个核心思想是迭代式发展的思路,习惯于一边运营,一边修改,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所不同的是,Google、Amazon更多采用收购的策略,通过购买专业领域的厂商,渗透市场。而阿里、腾讯等都倾向于自己做,发挥资金和技术的实力。这种竭泽而渔做法,让国内的中小创新企业难以生存。这不能不是阿里、腾讯的劣根性。
也许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实力有限,但毕竟在专业领域经验积累,这种经验应该得到尊重。如果采用收购的方式介入市场,道哥们也许会少走很多弯路。
阿里云要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从云的角度,怎么样做好运维管理,今天是阿里云盾,明天还会不会有第三方的软件Bug。如果阿里云这样的脆弱,这样的服务让用户怎么放心购买呢?
真正善后处理
我看到了阿里云对于云盾的善后处理。看到了百倍时间的赔偿,但我没有看到阿里云在应急预案,在运维管理上如何改进,如何确保类似的事情如何预防。
一句话,这样的事情,真是不能够避免的吗?阿里云,还是应该对自己狠一些,检讨一下自己的劣根性。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