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大健康需要大视野
“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的结合催生了很多新技术和新概念,医疗相关机构和行业从业者一定要从整体上思考整个链条。”厦门市卫生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孙中海在华为HCC2015医疗论坛上如是说。
的确,医疗信息化需要整合医院类型繁多的业务系统,统一管理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让医院与患者、医院与监管机构、患者与监管机构全面联接,才能促进自由的医疗信息沟通分享与交流。
全一是华为企业大企业行业解决方案部副部长,他以远程医疗为例,介绍了信息技术推动医疗信息化持续演进的历程。
早在互联网兴起之初,电脑上安装一个小摄像头是远程医疗试水的最原始方式。随着ICT的发展,利用ipad、智能手机等工具,人们获取医疗服务的手段越来越丰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更是让人们只要在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就能获得远程医疗的服务;而每天走多少步,心率是多少,各种健康指数可以实时被采集,提供给远方的医生做参考;利用大数据分析,医疗诊断的及时率、准确率、精准性也比从前有了巨大的提升。
“通技术手段实现医院、患者、监管机构之间的全面联接是华为医疗的初心。”全一说。
“全联接医疗蓝图”的三个层面
未来的医疗信息管理一定是以人为本,整合所有技术手段的综合性服务。据华为企业BG华为医疗行业首席架构师温长城介绍,华为提出的“全联接医疗蓝图”包含以下三大层面。
首先是角色全联接。华为提供的全联接远程医疗,旨在帮助医院之间沟通与平衡医疗资源,同时辐射医学专家资源。
未来远程医疗将从治疗走向健康管理,远程会诊走向远程门诊,带给民众更多的便利与健康。为此,华为打造了覆盖省-市-县-基层的四级体系,重点解决远程医疗服务广大基层的能力;提供各类软终端,便于医疗专家更方便快捷接入;同时,跨越运营远程医疗系统中易用型、可靠型、真实高清视频的三道门槛。
华为配合郑大一附院建设的远程医疗系统工程是卫生部远程会诊试点重点项目之一,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标准最高、功能最完善的一套远程医疗系统。另外,华为还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部署了远程医疗系统。
其次是业务全联接。华为力图通过医疗云实现医院信息化资源的优化复用、弹性扩容、安全管控、运营节能综合经营目标,构建以临床资源数据库为核心的综合信息平台,解决医疗流程的协同优化。而移动医疗将大大提升医疗服务现代化水平,促进医疗信息在相关主体间的共享互通,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降低医疗成本,实现医疗服务的无线化、便捷化、个性化、智能化。
目前,华为已通过云计算技术,帮助中国国药集团把管控系统向集团集中,主营业务系统向各二级公司集中,构建集团、二/三/四级公司共同使用的集团云服务平台,并基于集团云服务平台最终打造全国最大的“医药健康云平台”。 华为还为重庆建立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构建智慧医疗云。基于创新的敏捷网络,华为为三亚市人民医院提供了一张高效融合,业务随行和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包括万兆数据中心级交换机CE12800、敏捷交换机S12700、VPN网关解决方案、eSight网管等,支撑业务高效运行。
第三是数据全联接。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有助于通过数据分析,应用在新药研制、治疗分析、医疗监管、行为分析等广泛的顶端医疗场景。华为认为,大数据技术是大型医疗卫生数据平台的必然选择,华为大数据实现了从先进技术到领先的产品的跨越,且大数据的应用场景十分丰富,包括大规模数据开放,大规模数据联合查询统计,医疗大数据洞察与挖掘等。
据悉,华为联合业界合作伙伴,共同提供区域卫生信息化、智慧医院、医疗大数据、远程医疗等全联接医疗解决方案,目前已服务于国内400+三甲医院,全球3000+医疗卫生机构。
“全联接医疗,服务大健康是华为医疗的使命。”全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