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只有一个好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志同道合的人才也非常关键,关于人才有这样一个“铁三角”理论:即技术、市场、运营三个角色的人选都要到位,而且都要是狠角色。
除此之外,创业者们面临资金缺乏、工程技术水平和上下游资源协同能力这三个门槛,硬件(如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创业比软件行业的成也更难,因为前者不仅需要用更多的资金购买仪器、仪表等检测设施,还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设计、定型和生产制造的过程。
不仅仅是初创公司,很多想转型的传统企业同样被这些问题所困扰。
林春青描述了这样两个场景。一是他的一个朋友,研发过程中由于考虑不周,在产品已经交付生产即将批量制造的时候发现应该增加一个语音包在芯片中;二是要测试一个产品在CPU占有率达到95%的时候系统会不会崩溃,这个模拟环境如何实现呢?很多的创业者无法生成这样的测试入口。
杭州硬功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林春青。
林春青,杭州硬功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他同时还担任华创俱乐部浙江分会会长、华创俱乐部智能硬件分会会长。
林春青拥有14年硬件领域开发经验,创业前在华为从事硬件研发12年,2014年辞职后到各地演讲,在与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创业的艰难。
2005年7月,林春青组建了华为杭州研究所硬件部;李成恩,他的搭档,作为联合创始人,同样放弃了近百万元的年薪,一起致力打造一个开放的硬件基础平台,以降低硬件创业门槛、提升社会硬件研发能力为己任,凭借资深专家团队和优质行业资源,以创业者的身份、为硬件创业项目保驾护航。
10月15日下午,参加云栖大会的林春青和李成恩满怀激情地告诉记者他们上述的设想和目标。
此前一天,由硬功馆运营的云栖硬件开放实验室揭幕,成为云栖小镇硬件研发类创业公司的公共实验室。
该实验室不仅提供了系列装备,还将保证一家企业各事业部开发的产品都是高度的可生产/测试直通率,以及低的组装和返修人力投入成本——这种最优化设计DFX(卓越设计、可制造性设计、可测性设计等)方法论引入了研发全程,确保创业的成功效率。
像前面描述的场景之一,就能在该实验室的测试环境中有设备和专家进行完善,场景之二所需的模拟环境,在实验室中也很轻易就能实现。
“云栖小镇的涉云制造企业,可以免费使用我们实验室做出的样品。”林春青希望,实验室能成为这些创业公司的启航之处。
这个硬件实验室整合了各类资源,可将创业者的需求分发给下一个环节。样品完成检验合格后,可按照客户的需求发送到指定的地点,再进行大批量生产。
“明年年中就该有创业企业陆续在我们的实验室取得成功了!”李成恩兴奋地告诉DoIT记者。
实验室在硬功馆内所处的环境很小。林春青理想中的一个完备的实验室,其投资将超过一亿元。他表示,自己也需要先解决生存的问题,毕竟现在自己也是在创业初期。
硬功馆的工程师在硬件领域耕耘过10年以上,在射频技术、大规模逻辑、DFX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能够为创业者们提供指导。
林春青由此萌生了新的想法——将免费的培训活动作为硬功馆初期的一项工作内容。
由于时下就业较难,很多二本或者职高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部分原因跟学生的专业技能缺乏有关——一些走出校门的学生甚至连设计图还不会做。实战经验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林春青正在考虑将这些学生吸纳到培训中来,计划经过一段时间实际操作,帮助他们进入顶尖的IT企业中工作。
显然,当这样的培训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势必为公司带来利润。
与软件产业不同的是,硬件创业还需要协调上下游资源。在规模较大的公司,会有专门的部门进行协调工作。但是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如果有60%以上的精力需要用来协调沟通,其时间成本是难以承担的。
“硬功馆作为桥梁,在采购、生产、认证等环节提供服务,可以让初创公司更高效地运作。”林春青表示:“一两个人小公司,根本不需要市场营销的团队。鼠标点击之余,就能完成一个创业梦。”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传统企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就是想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与资源,把这件事做好。”林春青和李成恩都认为,放弃高额年薪参与创业,并且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加快创业成功的步伐,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们都相信,把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做出意义,盈利肯定会随之而来。
林春青的言谈中还充满着理智:“我们并不希望学某些创业公司那样融资和很快地上市,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创业。我们不是不追求利润,但是我们更愿意追求人生的价值。”
如果安于几年前的状况,他们现在的生活一定很会舒适、很安逸的。
请为林春青和李成恩这样的创业者们点个赞,期待他们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