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行业在2015年的三大变化

  2015年已经过去大半,中国CDN从业者们现在有足够的时间来弄清楚,今年整个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

  价格引发的蝴蝶效应

  最为明显的是,CDN价格的一降再降。春节刚过,网心科技CEO、迅雷CTO陈磊就在亚太CDN峰会上断言“2015年内CDN价格将被腰斩,市场价格不会再高于1.5万”。话音刚落,腾讯云就砍出降价第一刀,当时腾讯云推出的CDN2.0版本,为客户提供大幅度优惠,同比可节省31%。紧跟着,4月1日愚人节这天,UPYUN也宣布降价22%。然后到了5月22日,阿里云又高调宣布将CDN价格下调21.2%,调整后的价格低至0.26元/GB,对比传统CDN厂商(网宿、蓝汛等)价格接近“腰斩”。此后,腾讯云、UPYUN再度宣布降价行列。

  一直到6月25日,迅雷联合小米推出自己的CDN品牌星域,打出了0.1元/GB的价格,实打实地把价格“腰斩”到了底线。至此,这场价格大战才算告一段落。

  CDN降价风潮跟行业本身特性有关,互联网行业的多个细分领域,都以个位数利润挣扎求生,唯有CDN行业拥有超过20%的高利润,传统CDN企业闷声大发财。新生代企业从这一角度入手破局,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就在8月底,乐视也杀入CDN行业,并宣布旗下CDN业务全部免费,虽然乐视云CDN仅限于视频领域,且所谓免费也只是针对内容供应商而言,但亦可看出这场价格战战火至今仍未完全熄灭,随时有重燃的可能。

  技术革新带给行业变革源动力

  第二个明显变化是技术上的升级突破。之前曾有一种说法,说过去近二十年间,CDN行业“没有大的技术进步”。这话多少有点夸张,不过CDN此前确实鲜见技术进步和创新。在进入2015年后,随着新一代CDN企业的进场,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出现大幅度的创新。

  最具特点的技术创新来自星域CDN。与传统CDN依靠骨干网节点来建设不同,星域CDN在骨干网节点之外,还利用一种名为“赚钱宝”的智能硬件,构建起几十万个个人节点,这大大拓宽了星域CDN的覆盖面积和传输速度,并以很低的成本获得了海量的分散流量。实际上,星域CDN之所以能打出0.1元/GB的超低价格,与这一技术不无关系。今年全球云计算大会,也把“云鼎奖”颁给了星域CDN。

  星域的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CDN节点建设的瓶颈,在弱网加速、动态防御等技术上拥有广阔空间,受到业界的看好,甚至引发一些企业的模仿:8月17日,优酷也宣布推出名为“路由宝”的智能硬件,按照星域CDN的模式建立自己的网络节点,并同传统CDN企业蓝讯合作,进行商业化的尝试,不过没有迅雷的独家技术优势,至今还未见有何成效。

  云计算CDN巨头们则在安全技术方面做出了很多突破,特别是针对DDOS攻击的防御能力,国内CDN行业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阿里云6月份曾迎来一次峰值流量288.7Gbps。阿里云顶过了这次攻击,用户业务未受影响。9月份,百度云在一次发布会上,现场模拟了一次DDOS攻击演练,证明百度云能够抵御峰值超过1Tbps的超高流量攻击。

  此外,星域CDN也依靠独有的动态防御技术,建立起强大的DDOS防御能力。在9月份“赚钱宝”个人节点数突破20万之后,星域CDN也拥有了超过300G的防御能力。而且随着个人节点的增多,这种防御能力也将随之水涨船高,继续提升。

  所以国内目前至少有3家公司拥有超过300G的DDOS攻击防御能力,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这都是今年CDN行业技术水平提升的明证。

  从“人人为我”到“我为人人”

  隐藏最深、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改变则来自于服务层面。2015年中国CDN行业的改变并不仅限于技术、价格这些“硬件”上,在服务模式上也有很大的进步。

  传统CDN行业的服务以销售为导向,是一种只关于CDN企业自身利益的服务理念,可以概括为“人人为我”式。比如不公开报价,相同的产品和服务,面对不同的客户拥有不同的价格。又比如为促使用户使用更多的CDN流量,有意识阻碍能节省流量的新技术使用。

  但新生代的专业CDN服务企业改变了这种传统做法。首先它们统一和公开的报价。基本所有新一代CDN企业都公开了自己的价格,如阿里云、星域CDN等。并相应地减少了在销售上的投入,特别是星域CDN,公开承诺透明底价,“所有客户无需谈判一视同仁”,全公司甚至没有一个专职销售。

  其次这些企业带来了互联网式的思维方法和工作习惯,把用户体验度放在了第一位。比如星域CDN主动采用了新技术,以减少视频内容所需要的流量,为此不惜放弃部分收入。这也帮助星域CDN赢得了爱奇艺等大客户的认可。

  而云计算CDN更多从自己的原有行业出发,提供很多基于CDN之上更具场景化的服务,比如阿里云CDN对电商的服务,百度云CDN对视频和图片的服务。

  对于中国CDN行业来说,过去的这大半年,带来了很多变化和挑战,但传统CDN市场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攻占,传统CDN企业也并不会就这样轻易放弃自己的市场份额——实际上,传统CDN企业也在改变和进步之中。由此看来,CDN行业的市场游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