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勇:舟山市正式启动海洋大数据中心建设 全力打造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11月10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管委会、舟山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召开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

工信部、国防科工局、中国工程院、国家海洋局、中船工业、中船重工、航天科技、中电科、中卫通、中交通信、海兰信、东方国信、赛伯乐等有关部委、央企和电子信息及产业投资领域领军企业相关负责人150余人参加会议。
 

舟山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市委书记、市长周江勇致辞
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市委书记、市长周江勇,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浙江省经信委总工程师厉敏分别致辞,北京大学教授、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三司副巡视员骆寅安,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院长张宏军,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王积鹏,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岑晏青,浙江大学校长助理、海洋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朱世强等专家围绕“推进海洋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我国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这一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舟山市与中船工业、中船重工、海兰信、东方国信、赛伯乐、宁波东方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舟山海洋大数据中心建设正式启动,舟山创建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十三五”时期,舟山将以海洋基础数据为支撑,以产业应用带动数据汇集,以数据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形成“一中心、一基地”战略格局,把舟山打造成我国重要的海洋大数据中心、智慧海洋应用示范区和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一中心”即建设海洋大数据中心。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技术为支撑,通过对涉海、涉江、涉港、涉船数据的采集、汇聚、整合、集成与共享,建设集地理空间、气象水文、海洋数据、港口物流、船舶基础和航行、海洋经济、行业用户等数据的存储、管理、挖掘、利用于一体的海洋大数据中心;并在基础上,根据海洋经济、海岛民生、海洋科研、海洋管理等需要,分行业建设港航物流、船舶运行、航行保障、气象水文、大宗商品交易、海洋科考等应用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大数据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传统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一基地”即依托海洋产业集聚区和海洋科学城,围绕海洋大数据完整产业链,有针对性地引进央企、上市公司、海洋电子信息相关企业和产业基金进行投资合作,形成良好产业生态环境,全力打造舟山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争取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增加海洋大数据产业链投资100亿元以上,带动海洋融合产业500亿元以上,使海洋大数据为主要内容的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成为舟山发展新引擎。

建设海洋大数据中心是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核心,是推动舟山群岛新区跨越式发展重要引擎,对提升港航、物流、渔业、船舶、旅游等行业服务水平,推进两化融合、智能制造、“互联网+”行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