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大数据日”举行 国家网信办对产业发展提四建议

12月12日,“中关村大数据日”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中心举行。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庄荣文说,两年来,大数据在我国实现了从概念到实践,从技术到应用,从战略到执行的快速推进,充分表明党和政府发展大数据的决心。

 
为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庄荣文在致词中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统筹推进大数据战略落地实施。要做好《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落实,统筹协调大数据相关的技术、资源、产业、应用、管理、安全、政策、法制;统一规划云计算中心和重点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加快大数据产业的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研究,组织联合攻关;加强对关系公共利益、经济运行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数据资源的管理;联合制定和完善大数据的标准体系和法律体系,形成政策合力。
 
二是加快推进大数据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国家治理等领域的应用。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瞄准事关当前和有利长远的战略性、自主性问题,利用大数据来主抓经济运行中的新机遇,应对新矛盾,形成新常态;要发挥大数据在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中的作用,增强经济运行的动态监测和产业安全运行能力,实现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大数据加强社会舆情的综合研判,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推动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业务协同,以大数据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是要加强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管理。大数据应用越广泛,可能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就越多。要统筹考虑网络安全和大数据发展的关系,深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高网络安全信息共享,保护个人数据,商业秘密,国家秘密不受侵犯;要认识到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竞争的新的制高点,要强化跨境网络舆论安全管理,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的掌控能力,提高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水平。
 
四是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国际合作。当前,美国、欧盟都推出了相关的大数据发展计划,这些计划均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大数据技术及相关标准、规则的制定,用好中美、中欧、中英、中韩等重要的双边及多边国际交流机制,推进大数据产业技术、应用、标准的多层次合作,主动融入国际竞争。在开放中成长,在创新中提升。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超过6.68亿人,手机网民超过5.94亿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巨大的数据优势为我国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另外,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大数据市场调查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用于大数据的软硬件及服务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亿元人民币,未来三年,市场有望保持在40%左右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