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仓储指数。该指数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底联合建立,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取得了重要成果,并正式公开发布。据悉,中国仓储指数将于每月2日上午9时通过媒体对外发布。
据介绍,中国仓储指数体系立足于仓储企业,通过快捷的调查方式,以详实、动态的数据信息,反映仓储行业经营和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求状况与变化趋势。由于其与出口总值、货物运输量等相关物流指标、经济指标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因此,该指数对监测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一项行业指数的编制,最重要的是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及数据来源的真实性。
据悉,中国仓储指数是基于仓储企业快速调查建立的一套指数体系,由相互关联的若干指标构成,包括业务量、新订单、延伸业务量、设施利用率、收费价格、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成本、期末库存、平均库存周转次数、企业员工、业务活动预期11个分项指数和1个合成指数。合成指数由期末库存、新订单、平均库存周期次数和从业人员4个权重指数合成,这个合成指数称为中国仓储指数。
在数据来源方面,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确定了230个样本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国26个地区;样本行业包括生产资料类与生活资料类各10个行业。
对于样本行业为何没有涵盖电子信息产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告诉记者:“电子信息产业仓储业务在传统仓储企业中比较少,不是大批量仓储;同时,由于其价值高,规模小,与传统的仓储不一样。后期,中国仓储指数将会根据实际情况,把电子信息产业纳入指数范围。”
“中国仓储指数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指标设置、覆盖范围等方面可以不断拓展。”何辉表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致辞时指出,仓储是物流的重要环节,创建发布中国仓储指数体系,非常有意义。一是能够更加充分地反映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仓储物流业务的需求变化情况;二是能够更加充分地反映我国仓储行业经营、效率、成本、就业的情况;三是能够更加充分地反映重要商品的库存变化动向。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经济改革任务,提供数据依据。
从试运行的2015年各月中国仓储指数走势来看,2015年一季度,受春节和生产备货等因素影响,走势波动较大,综合指数1月份为50.6%,3月份为58.5%。二季度以后走势趋于平稳。
但总体来看,2015全年综合指数处在低位,除11月份高于50%以外,其余月份均位于50%以下,处于收缩区间,反映出2015年仓储行业需求不足,运行总体偏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济运行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
从期末库存情况来看,2015年一季度波动幅度较大,二季度以后走势趋于平稳,年末再次小幅波动。期末库存指数的这种变化,反映出企业年末备货行为,同时也反映出仓库产品积压状况再次反复,仓储企业近期去库存活动进展放缓。
中国仓储指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宏观监测。景气指数具有先行性。从仓储市场需求和重要商品库存变化,可以及时把握宏观经济和市场的活跃程度,有利于促进化解过剩产能、降低商品库存、降低企业成本。
二是有利于行业发展。仓储作为物流领域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中国仓储指数的创建发布,填补了我国仓储领域指数调查工作体系的空白,能够及时、灵敏地反映仓储行业运行情况,对引导仓储业健康发展,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是有利于企业发展。中国仓储指数调查数据来自于仓储企业的业务经理,客观、真实,无疑对企业经营决策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