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高速细分化发展推动移动慢病管理兴起

移动慢病管理是医疗健康产业互联网化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新兴细分领域。随着移动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移动慢病市场也在随之发展成熟,在现阶段的慢病管理服务领域里,糖尿病细分市场发展相对更为完善。

8

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和致残率的大幅攀升、医疗资源消耗、患病人群年轻化等问题越加显现,引发市场寻求更完备、更高效、更有效的手段来防止这一现状的进一步恶化。移动医疗天然具有满足患者对医药产品、精准及时慢病指导、数据监测及分析、经验分享、生活习惯改善等多种需求的特性,而移动慢病管理服务在慢病管理服务互联网化的基础上,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更贴近患者对慢病管理服务的需求。

《中国移动慢病管理市场年度盘点2015》对行业现状、市场模式、代表企业、发展趋势等做了客观呈现,具体如下:

1、移动医疗市场发展逐年加快,慢病管理细分领域随之发展壮大

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处于启动阶段,且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根据Analysys易观智库 《中国移动慢病管理市场年度盘点2016》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48.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62.0%,预计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91.5亿元人民币,2016年至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移动医疗向细分化发展的趋势明显,而移动慢病管理市场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细分领域。

2、慢病发病机制差异引发移动慢病市场多元化发展

1)按疾病种类多元化发展。慢性疾病病种包括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恶性病质慢性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肝肾疾病等其他慢性病种。根据疾病病因的不同,形成按特定病种分类的移动慢病管理细分市场,如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肝病管理等细分化的市场。

2)按服务内容和产品种类多元化发展。慢病患者具有体征数据监测、在线问诊、线下就医、健康管理等服务需求和体征数据监测设备、药品等医药产品需求。但不同慢病病种发病机制不同,会导致不同病种用户在服务和产品的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糖尿病患者,在服务需求方面对血糖数据的监测、统计、分析的需求度较高,在产品需求方面对血糖仪和试纸类耗材的需求量较大;而高血压患者在产品需求方面,没有耗材的消耗需求。

3、中国移动慢病管理服务市场初步发展,糖尿病细分领域发展更为完善

移动慢病管理服务市场尚处于市场启动阶段,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相比较而言,移动糖尿病管理市场参与者较多,发展更为完善。

1)代谢性疾病细分领域案例-掌上糖医

掌上糖医以“服务立体化+服务流程化+监测仪器智能化+患患沟通趣味化”的立体化医学服务体系为核心优势,具体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对接实现立体化服务;通过对健康到患病状态的多元化用户预防与控制的结合,实现服务的流程化;通过“糖+”与主流医疗器械的结合,在为用户节省重新购买智能血糖仪成本的同时,实现了监测仪器的智能化;通过低糖美食分享、公益活动等患患沟通方式,加强患患间联系,增加患者抗糖意志,实现患患沟通的趣味化。

在立体化医学服务体系优势下,通过不同的合作方式整合糖尿病管理服务链资源,进而实现患者和潜在患者资源的多渠道汇集。如与美年大健康合作,掌上糖医为其用户提供糖尿病相关的“预防+控制”的检后健康管理服务;如与平安好医生合作,通过向平安好医生提供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实现其体系化立体化医学服务向移动医疗企业的服务模式输出。

2)心脑血管疾病细分领域-365血压卫士

365血压卫士定位于重度垂直的高血压细分领域,以优质专科医生资源为其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参与北京协和医院冠心病防治国家公益项目,实现对北京市急性心梗患者的跟踪,进而为建立中国急性心梗患者数据库奠定坚实基础。

在调动医生、医院积极性方面,通过建立专科医生集团、设立合伙人制度、与基层医院合作等方式有效调动医生和医院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这一专科医生资源的优势;在用户服务方面,通过专属医生服务、预防保健咨询服务、对数据的综合管理等方式有效保证用户血压管理的效果。

3)恶性病质慢性病细分领域-康复圈

上海若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乳腺/大肠肿瘤患者群体分别研发了康复圈(乳腺)和康复圈(大肠)两款垂直肿瘤康复领域的移动应用,提供病历管理、问诊咨询、预约挂号、定制化提醒、患者社交等专业化、定制化的康复指导服务,旨在加强医患沟通和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4)多病种慢病社区-慢友帮

慢病社区的优势在于患者间沟通的信任程度相对更高。慢友帮汇集了大量糖尿病、高血压、乙肝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病人群,社区为用户提供社交化服务、垂直病种联盟、契合用户的同城病友互动、专家咨询等服务,多元化服务项目也将进一步加强平台汇集用户的能力。

慢友帮积累的大量精准慢病患者是其核心资源,而如何凭借核心资源进行商业化变现是其目前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可供选择的相对可行的商业化路径是在完善用户数据方面,与商业保险企业进行合作;在新药研发方面,通过提供精准用户数据的方式与制药企业进行合作;在满足用户医药产品需求方面,与医药电商企业进行合作;在满足用户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方面,与移动医疗企业进行合作。

基于以上对于市场现状和不同病种企业的分析,Analysys易观智库认为,市场发展或将呈现以下列举的几种趋势。

1、移动糖尿病管理服务市场竞争激烈,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通过对掌上糖医、糖护士、糖医生、血糖高管四家企业的对比分析,了解目前移动慢病管理服务市场的典型商业模式,并在企业定位、模式、突出亮点的维度进行客观呈现。

掌上糖医:通过“软件+硬件”模式设计,凭借自身立体化医学服务体系整合产业链资源。其亮点主要为:(1)建立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以立体式医学服务体系为支撑,整合糖尿病管理服务产业链资源,使其在服务用户时具备提供更加完善完整服务的能力;(2)血糖仪智能化:“糖+”模块可以适配于目前主流市场上70%左右的普通血糖仪,有助于用户和医生对其体征数据的监测、及时改进诊疗方案、调整生活习惯;(3)商业化路径的探索:掌上糖医深度探索慢病管理与商业保险的结合方式,从服务支付方的角度切入,可以较好的解决服务支付和用户教育的问题。

糖护士:通过“硬件+软件”模式设计,以自身高性价比的智能血糖仪为入口,搭建智能硬件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其主要亮点为:以价格低廉、携带方便的智能血糖仪为入口,帮助其精准锁定用户,从而节省因无关/关联性较小用户产生的各类筛选成本。

糖医生:通过“软件服务”模式设计,开放平台与更多的智能硬件企业进行合作,强化健康管理服务+硬件整合的平台定位。其亮点主要为:通过平台的开放,有助于其与市场上医疗器械、智能硬件厂商建立开放共赢的合作关系,在其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和产品变现方面做了较好的铺垫。

血糖高管:通过“软件服务”模式设计,凭借其多年在血糖管理方面积累的各类分析模型和健康管理模式优势,更有效的保证用户血糖管理效果。其主要亮点为:通过为每位用户配备控糖团队(由内科医师、健康管理师、运动师、营养师组成),对用户进行多维度体征数据收集,通过综合分析、修正,进一步完善用户血糖管理方案。

2、智能硬件产品升级用户数据采集体验,拓展使用场景

技术发展是智能硬件产品升级换代的直接推动力,在智能硬件相关技术充分发展的未来,智能硬件在无感式穿戴、精准连续监测体征数据和智能性方面将有较大突破。

1)无穿戴感:

智能硬件的穿戴体验更佳:(1)可穿戴式设备在保证监测效果的同时,同样注重其基于人体曲线的外观设计,如在手腕上佩戴的血压监测设备,(2)植入式监测设备与体外注射设备的结合,如可以在上臂处植入的血糖监测设备与单位计量胰岛素注射设备的结合,在实时持续监测血糖数据的同时,方便及时地通过胰岛素注射直接调节血糖数据,可及时减少血糖含量突增对血管壁的伤害。

皮下/体腔内植入设备的无感体验:(1)植入芯片:可监测用户全生命周期的各种体征数据;(2)植入式医疗器械:可在某个脏器发生突发状况时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症状,或及时联系医疗机构以便及早进行救治。

2)监测数据精准连续:未来对监测设备的数据要求会集中在如何保证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方面。

3)设备智能性:未来对监测设备的数据要求会集中在如何实现智能手表、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多种接收设备的数据互通,监测数据异常情况的及时提醒等方面。

3、多渠道汇集用户健康数据,为用户健康的维护提供更多参考指标

目前可以收集汇总的用户健康数据以医院就医产生的医疗数据和健康体检产生的健康数据为主,未来用户全天候的生活习惯数据和基因检测数据也将汇集到一起,共同组成完整、动态、连续的用户健康数据。

数据用途较为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预防疾病; 一方面,通过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可以有效预防基因检测结果预示的部分遗传性代谢疾病;另一方面,区域性数据的汇总有利于预测流感等疫情的爆发。

2)维持/恢复健康:一方面,提供多维度体征数据的持续监测,有助于用户个体基准体征数值的寻找,基准体征数值有利于医生对用户患病状态的精准判断;另一方面,用户数据全面、详实、连续,有助于个人健康状况的监测和管理方案的制定。

3)疾病治愈:通过基因数据比对,可以有效增加器官移植的成功几率。

4、移动慢病管理市场尚以补充医疗体系为主要业务定位,与医疗体系分工合作或成未来发展方向

移动慢病管理服务市场初步发展,现阶段仍然以补充线下医疗机构的院外服务为主要服务项目,在未来将不断向医疗服务机构渗透,逐步加深医疗服务过程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1)移动慢病管理1.0阶段-现阶段:在目前医疗机构院外服务不足的情况下,移动医疗企业提供患者体征数据分析、健康资讯、生活习惯管理、用药指导等服务,初步满足慢病患者院外管理服务需求;同时,存在患者约束力较弱且认知度不足、监测设备数据准确性尚需提高等问题;此时医疗服务的主要支付方为医保。

2)移动慢病管理2.0阶段-短期未来:移动慢病企业加深医疗服务过程的参与程度,形成“院内-院外”慢病患者管理体系;此时,患者约束力和认知度得到初步提升,监测设备数据准确性有较大提高;此时支付方为医保和商保,商保逐渐参与院内诊疗过程的审核。

3)移动慢病管理3.0阶段-长期未来:移动慢病企业进一度加深医疗服务参与程度,形成“院内疾病治愈-院外疾病预防”体系;此时,用户约束力和用户认知度较高,监测设备准确性和连续性得以有效保证;此时商保成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支付方。

【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DOIT官方微信(微信号:doitmedia),关注科技与数据经济,洞察IT走向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