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闪存存储四大阶段看发展

近期全闪存市场风浪不止,IBM推出FlashSystem系列新产品(FlashSystem A9000和A9000R),Violin出了简报(虽然没什么新东西),X-IO重组据说要退出全闪存业务,全闪存市场日趋成熟,似乎巨头们缓过气儿要把抢份额的较小企业一个个踢出局,但对于合适的解决方案,仍有机会绝地反击。

全闪存市场已经历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性能 最初的全闪存是关于原始性能,例如Violin等公司的产品就做得很好。但它们只是为了解决受延迟和吞吐量困扰的传统应用程序问题。围绕利基市场而且价格相当昂贵,但它调整了重新写入一个应用程序的替代成本,或是比实际需要更多磁盘的部署方式。在很多情况下,低延迟终是无法实现基于磁盘的解决方案。这些实现具有针对性而且适用于利基市场。

第二阶段——功能 随着全闪存阵列的日臻成熟,部署更为广泛。市场转向功能需求。深度普及意味着共享存储阵列的所有标准预期(如数据效率,数据保护)必定要置入解决方案里。全闪存阵列希望能实现它们的HDD或混合对应产品的一切功能。

第三阶段——成本 第三阶段,市场转向一个获取更广泛地采用率的定位,而成本是一个重要因素。没什么正当合理的理由,客户是不会去买一个替代传统存储而且更加昂贵的解决方案。边缘情况的采用率机会没了,所以现在全闪存阵列不得不在成本,功能和性能上与HDD和混合系统论短长。比如3D和TLC NAND技术在这方面有一定帮助,但并非所有供应商都采用它。

第四阶段——集成 第四阶段(还只是开始),我们要回到全闪存阵列的目的——提升应用程序的能力。不过这一次,我认为不仅仅是看到了原始性能/延迟的改善,客户还会希望与管理程序和应用层相集成以提供比之前更高的价值。

那么这里所说的第四阶段指的是什么?设想一下如果阵列熟悉容器,我们能做什么,比如我们可以更好地集成以便确保每一个容器实例都能够以一种安全的方式访问它的数据,或者我们甚至可以运行一些存储自身的容器组件(尤其是数据库部分)并提供基于API/协议访问该应用程序的数据库,或是在虚拟机或者容器内。我们开始看到本地解决方案正在针对大数据(闪迪Infiniflash)开发以及X-IO新的Axellio平台(显然可能通过一家拆分的公司推向市场)。当然还有另一个例子——Tintri,在混合和全闪存两者实现中,它的存储平台一直专注于管理虚拟机而不是LUN。

另外,第四阶段与产品差异化相关。全闪存阵列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实际上,我们现在所在的市场甚至不再区分闪存和非闪存解决方案;从客户角度来看,全闪存阵列只是无旋转介质的传统阵列而且能够提供更多存储功率。供应商不再仅仅使用性能参数,如果想要客户替换他们的传统存储,还需要价格持平,那么维系现有客户关系的供应商只需用全闪存阵列替换传统阵列即可。极少会真的提高市场份额。用EMC和XtremIO举例再合适不过,它声明了全闪存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并未直接提高EMC的存储销售指数。在更新讨论中,XtremIO也只是更换了VMAX和 VNX。

架构师观点

现在可能有了全闪存变革的第五阶段,也就是成为绝对主流。我们应该转向这个东西实际的用途——向应用程序提供一个改良服务,而不是通过技术(我家闪存比你家快,更具可预测性)专注差异化。这并不代表“技术”讨论就不是个兴趣点;事实上它仍有很多相关性,能够了解哪家供应商的解决方案寿命长,比其它方案适用性广。但我们是为了给应用程序提供方便,这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