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关系决定大数据战略成败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日前在贵阳数博会期间发表主题演讲“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发展任务与推进策略”。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我这里已经参加了第三场,我是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把副职升为正职是语言贿赂。我要说一下,经常有领导会后握着我的人说国家信息部的还是蛮有水平的。

我今天做第一个演讲,还是很有压力的。为什么没有用PPT呢?大数据时代没有数字化的展示很讽刺这件事情,我们今天探讨大数据有很多东西不成熟,不论是大数据本身还是我们政府治理的创新,都是开放包容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这个领域目前为止没有权威专家,也没有权威的说法,更没有一致性的意见,我不用这个PPT突破思维。我本人参与了国家大数据纲要的起草,现在是大数据研究办公室的秘书长,前面也参与过治理城市的起草,也是新型智慧城市秘书处的秘书长。我们在最近五年内做了三十多个地方智慧城市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我参与了地方的规划设计,给大家谈个人的观点。在座有很多市长,可能对我们在大数据时代真正颠覆它的思想,现在没有那么多的思路。十分钟的时间,归纳成8个关系,大数据发展和推进注重或者要去反思的八个关系。

第一,大数据与政府治理创新的关系。

今天第三场演讲是我的主场,因为来贵阳是中国行政学院邀请我来的,机票住宿是他们安排的。所以我想行政学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我们见证了这样新的机构诞生,如果真是未来大数据发展好了,行政学院可以在贵阳开大数据大学,专门来研究大数据治国理政能力。前期研究会在网络发展方向研究得比较多,我的第一个关系是政府和政府治理要更多把关系倒过来,政府治理创新怎么样为大数据发展服务,我认为这个非常重要,它不是完全因果关系,而是互为因果关系。

我们现在做大数据发展的时候,忘记了政府创新是大数据的条件,我们要用数据决策、数据创新、数据说话,那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说法。我们今天推动大数据发展,如果没有政府治理创新的话,我认为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大数据不可能有大的作用,这是我的基本观点。

第二,大数据与过去信息化的关系。

过去搞了那么多年的信息化,搞了电子政务,我们行政学院在电子政务的推动上做了很多的工作。大数据是不是一个新概念,是不是新生儿,我认为不是,我认为大数据是电子政务没有下完的棋。像改革开放一样,肥肉被吃掉了,互联互通信息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联动,我们在智能化管理和服务这些方面,随着时间的变化从2002年17号以后,把政府信息化框架定了以后,我们看到这些方面的硬举措还在那里。无论我们是用什么马甲,那些东西都在那里,大数据本身就是过去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的延续,而且我们必然要解决制约信息化的本质问题。

所以我想我们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包括现在谈得非常多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和“互联网+”,这些概念太多了,本质上的东西都是一个,都是同一个灵魂穿着不同的马甲。所以很多领导一定要认识清楚,这些东西是一样的,不要割裂开和分散开,以为这是大数据专家,那是互联网专家,不可能有这样的划分。智慧城市是大数据发展的最重要的载体,“互联网+”城市就是其中的显示,要解决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问题,也是02年17号文件到现在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第三,1和0的关系。

我个人认为,政府治理的创新和大数据的发展,政府的体制机制创新、思维模式创新,认识理念的升华,管理体制的协同,投融资机制,这些东西是我们大数据发展的1,其他的技术、方案、应用是0,它的潜力是很大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前面的1,无数个0在一起还是0。只有把1立起来了,中国大数据发展才可以实现真正的红利和价值,用数据来驱动我们的物质,有资金流、人才流等等。我看见很多地方做智慧城市就是大数据规划,更多是项目驱动、技术导向,但是没有体制机制的创新,没有流程的优化。

我们要更多强调体制机制,包括大数据、智慧城市,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系统平台之间不衔接、不配套的问题,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没有办法共享的问题,包括大数据落地的问题。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改变我们不适应大数据发展的管理问题、协调问题、能力问题,所以我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我们今天所有的工作都是用大数据倒闭传统思维模式,来改变过去的工作方式和认识方式,来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大数据本身的价值不在于大,而是后面的东西。所以现有工作方式本身是蜂窝状的,这样的话大数据是出不来的。

第四,拿来主义与中国化的问题。

今年是计算机发明的第70年,70年前计算机刚刚出生,今天信息化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计算机到互联网到3W,到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和大数据,这些东西都是从国外学的,都是舶来品。这些拿来主义的东西怎么样在中国用好,怎么样支撑中国梦的问题。鲁迅在文章中说了要有辨别,要用眼光和脑髓,我们对鸦片和夏威夷要有很好的理念。中国革命成功的实践也证明了把先进的理念中国化以后才使得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大数据同样作为舶来品,我们有很多国外的做法能不能照搬照抄,比如说开放的问题怎么开放,我们的开放模式可以解决吗,还有共享的问题等等。

所以我想包括智慧城市的发展,现在国外已经完成了城镇化,完成了工业化,所以可以搞万物互联,我们中国要适应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一个以物为中心,一个以人为中心,把国外那套用到中国来能统一吗?中国未来大数据能否成功,要解决一些名词在中国怎么落地,怎么本地化、中国化,实现中国特色化,然后为我们的改革,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五,大雁和乌龟的关系。

在座坐了很多大雁,推动大数据发展,领导和基层一线人员的关系。我只是做个比喻,现在大数据发展很多领导是大雁,飞得既高又远,高瞻远瞩看得很清楚,引领时代潮流。但是现在一线人员,政府信息中心的人员,在座战壕里那些小兵们,他们像乌龟一样速度非常缓慢,所以领导会想怎么推进得那么慢呢。乌龟很郁闷,我们这么辛苦为什么看不见呢,但他们是一个团队,如果结合得不好的话,整个发展肯定是脱节或者错乱的。

所以我想行政学院班里有很多领导,我们要解决基层实践的步骤有机结合,否则的话这种差距我想对于大数据发展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第六,以人为本和领导满意的关系。

我们过去电子政务很多方面,数据分析的出发点是什么,经常去国外交流学习先进国家,我们非常愿意问的问题是数据分析是怎么做的,怎么样用信息化手段让老百姓满意。加拿大说我们很简单,信息化办公室做这个事,列了很多条给老百姓许诺,有目标有任务选民就盯住你,你做了什么事效果怎么样。如果干得不好,这个党派下去了,信息办主任也就下岗了,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老百姓知道我做的信息化工作是有效的,是对他们有帮助的,是经济的。

所以我们回头想想国内很多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应用,核心的需求是来自群众的真实需要吗?我说句得罪大家的话,我们设计往往是让领导满意为主,同时兼顾让群众受益。我们现在搞“互联网+”服务,实际上就是补在民生领域的短板。好多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花了那么多钱,老百姓有现实获得感吗?我们告诉老百姓有很多摄象头,但是依然堵车,我们有生态传感器但依然雾霾。深圳有蜘网工程,一个渣土堆就倒掉,那么多人员伤亡。什么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在推动大数据发展的时候,尤其值得我们重新思考。

第七,猫和虎的关系。

猫在镜子面前发现自己是老虎非常高兴,本质上应该是理想与现实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老虎,其实你是只猫咪我们今天做信息化推动大数据,立了很多雄心壮志,但是未来真正现实呈现给我们镜子中的是什么,是一个真正放大成老虎的镜子,还是一个冰冷的现实。我们现在容易设立目标,但是政府设立目标往往是不符合实际的,国家层面的规划也往往落实得不好。包括17号文件中,02年发的文件用一年时间建成全国的内网和外网。建设内网,现在全国仍然没有建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很多地方智慧城市的目标,北京市说要通过三年时间把交通智能监管搞好,不堵车了。大家现在想想,北京的情况是这样吗。还有大数据发展行动规划纲要,17年、18年、20年分了三个阶段,立了那么多目标。特别是18年的目标,任务本身的难度有很多。在一个城市内把这些东西联通起来,技术难度有多大。

所以我想好多东西不是说有了意志和文件就能解决,在现实中要有可靠的路径才可以推动。所以往往要避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最后不能交出完美答卷的问题。

第八,儿子和女婿的关系。

现在搞大数据发展,拼的就是人。今天齐聚贵阳蓬荜生辉,但是几天之后大家回到各自岗位上,未来贵阳的发展靠什么,大数据的发展拼的就是智商和人才,我不认为院士才是人才,一线踏踏实实做行业数据分析推动共享,这些劳苦大众们也是人才。

所以现在很多地方,你们看到人才花200万招教授,我认为这种方式可以用,但不是主流的方式。如果一个地方大数据发展好,一定要全体人员素质的提升,所以是很缓慢的过程。学术专家认为,大数据领域的核心技术,五年以后才可以真正成型。我们有关机构的研究也表明,使用大数据、推动大数据这个工作的效果,在两到三年后才可以真正发挥出来,它有滞后期。从这两个角度讲,大数据建设不可能立竿见影。我想没有人才的支撑,刚才讲大雁和乌龟的关系,没有人才支撑最后所有的理想会落在地面上。

儿子和女婿什么意思呢?本地人才和外地人才,很多设计是缺乏考虑的。比如说很多地方信息中心承担很多任务,但是钱不够,人也留不住,要么就是老弱病残,这些人就是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队伍。

所以我想很多人不能招来女婿放弃儿子,招来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把原来的人替代走了。我看了很多企业的迁移,那是很差的,国外注册公司很差的学校回来就可以是企业千人计划,我不是指高校的千人计划。未来拼的就是人,如果一个地方的领导搞大数据发展,信息化主要领导比如说信息办主任在单位都不是主要领导,开什么会没有话语权,还说大数据重要,大数据引领,它怎么重视得起来呢?

回过头来怎么样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未来如果有创新计划希望是真正管单位的数据和信息,同时跟这个单位的业务相融合。数据不能独立存在,要和每个单位的业务紧密融合才可以发挥作用。这个CTO如果是城市的话至少要进常委,在单位的话至少要进班子,否则的话说大数据重要,核心的业务人员都不懂大数据,那怎么能发展大数据呢?所以我想这些东西非常重要,包括大数据管理局,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局吗?克强总理说大数据是钻石矿,不管是钻石矿还是石油矿,我们对黄金钻石的统筹管理怎么做,不管哪个省都是国家管的。

现在一个城市大数据管理局,不管工商还是税务都是局里管吗,做不到,所以没有根本解决数据统筹管理和协调的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要有更超前和有效的手段呢,比如说审计和派驻机制,很多数据不敢开放,不是说意识有问题,没有给它现成的规矩。他说没有毛病,找不到我的问题,我不会有安全和泄密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谁来定,除了红色和绿色以外中间橙色颜色的权限呢,保密机构和业务人员如果不融合的话谁可以拍板呢,所以我认为有很多问题。

最后总结刚才八个核心,一个是改革创新,如果当成技术和概念来做永远没有出路。二是讲究实效,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大数据,或者大数据以后什么是智慧。就像央视采访你幸福吗,老头告诉我不幸福姓王,不在一个认识体系上,没有达成一致的话,这是问题。我们在很多方面人事部一致,甚至不到位。这是开放的话题,希望大家丢掉束缚,贵阳说要超前起飞,关键是丢掉包袱解放思想。所以希望大家在贵阳能够敞开心扉围绕大数据去想中国如何有好的发展路径推进整个事业的发展和各个地方的兴旺发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