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几年里,软件定义存储(SDS)属于供应商随意操控的术语之一。该术语由软件定义网络发展而来,用于定义网络世界中分离控制层和数据流量,提供需要进行交付更有效地网络管理并虚拟化网络功能的抽象层。软件定义网络(SDN)很容易界定,但软件定义存储则相对模糊。
SDS合理界定的一部分难题就是数据存储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永久性——用于数据存储和调用,另一个是传输——数据如何从主机传输到外部存储。相比之下,软件定义网络只需要关注数据传输定义,因此就一台独立主机而言较少关注性能和吞吐量。更让人混乱的是,存储正在采用超融合解决方案迁回服务器,要进行统一定义更加困难了。
对象存储充当先锋
我们来看一看对象存储在最近6-7年间的发展,虽然有很多基于纯软件的新企业进入市场,老牌战将有Scality,Cleversafe, Caringo, Cloudian, OpenIO和Ceph都是基于纯软件。几乎没有专注硬件产品的供应商(特别的有EMC & DDN,虽然DDN也做软件)。所以对象存储和软件定义存储属于天作之合,这里有一些想法:
性能——对象存储较少依赖性能,尤其是单一I/O的性能和延迟。存储和检索对象相比延迟更侧重吞吐量,这样更容易实现向外扩展模式。数据可以传输到任意节点,个别故障不影响处理单个请求的整体性能。对象存储中通常没有太多存储层,因此数据可以跨节点广泛分布,无需直接关注单一I/O的性能。
容量——对象存储设计用于超大容量,也就意味着采用商用硬件。没人想为对象存储系统支付基于标准块的厂商定价。数据访问配置和数据自身的经济性意味很多数据可能不活跃而且无法检验昂贵的存储。
管理——对象存储几乎完全采用基于网络协议(HTTP/S & REST)推进并使用网络GUI管理。这正好适合软件定义存储管理的定义。
技术提升——服务器组成部分(处理器,内存,总线速度)的演变意味着对象存储能采用商用组件稳固构建,并在磁盘和/或节点层执行容错。处理器的改善意味着比如压缩和纠删码等功能可以采用标准x86 CPU实现而不需要使用专用硬件。
放眼广泛的存储应用,文件和基于块的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早已存在,但可能没有和对象存储相同的普及率。Gartner预测今年对象存储市场规模达20亿美元,截至2019年可达50亿美元。SDS支持超融合解决方案,很多SDS供应商已经将它们的产品转向超融合。因此它们SDS普及推向风口浪尖。
观点
假设将超融合解决方案归入传统存储市场,那么可能会看到软件定义存储市场的一个大的攫取。专用硬件将(最终)转向利基市场,但不会消亡。更有趣的趋势是关于存储容量价格的改变,现有模式是根据每GB容量按级别定价,而未来基本上软件定义存储定价将转向公有云存储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