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曙光和航天联志并购的消息传出以后,整个事件就一直处在扑朔迷离之中。这个刚露出消息就震动了业内的并购案能否顺利进行?中国服务器产业能否通过兼并重组的途径做大做强?一连串的问号都因为双方高层的缄默而无从解答。
日前,航天信息终于打破了沉默。“实际上,双方的谈判已经暂时中止。”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振南在接受《互联网周刊》独家采访时说,“两家公司目前的态度是,各自发展,以后再求合作。”
这番话等于宣告了合并案的搁浅。尽管外界一致认为曙光和航天联志的合并具有令人艳羡的互补效应:曙光的技术沉淀和高端能力+航天联志的市场能力,但谈判并不顺利,因此合并事宜将可能最终流产。
航天信息乃是整个合并案的幕后主角。该公司是国内最具实力的IT上市公司之一,总资产近30亿元,自2001年起连续五年跻身于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航天联志即是其布下的一枚棋子,专门面向服务器领域。
航天联志最初成立于1998年,依靠生产英特尔的白牌机服务器起家,联志在服务器的生产、制造上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功底,并于2000年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服务器产品,不过,由于市场、品牌等因素所限,联志一直无法做大。2003年,联志遇到了酝酿进行产业多元化的航天信息,双方达成了协议,联志并入航天信息,成为其控股子公司之一。航天信息总裁刘振南同时兼任航天联志董事长。
刘振南亲自担任董事长,显示了航天信息对服务器寄予了很大希望。但几年下来,刘振南发现这块市场并不好做,“国外服务器厂商的扩张太快,目前在政府、电信等关键领域的机房中,90%以上都是国外品牌的服务器。国内厂商已经被挤压到了角落里。”根据计世资讯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惠普、IBM和戴尔三家国外厂商以67.5%的市场份额总和稳居中国X86服务器市场前三位。航天联志尽管已经在国内服务器厂商中排名靠前,但也只有不到4%的市场占有率。
这促使航天信息决心再度进行并购重组。刘振南介绍说,两年前,航天信息开始同国内主要的服务器厂商进行试探性接触,最终选定了曙光。由于曙光是在中国香港上市,因此航天信息直接找到了曙光的中国香港大股东进行谈判。后来,中科院重新收回了曙光的控股权,双方谈判继续进行,谈判主要的分歧在收购价格上,“双方对于价值的判断不同,因此谈判遇到了很大困难。”
航天信息并不打算彻底放弃并购的想法。不过,在中国市场,企业兼并不仅要克服资本关,而且还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因此这条道路注定步履艰难。
此番并购失利后,航天信息将不得不重新部署自己的服务器战略。“尽管服务器称不上是朝阳产业,但也绝不是夕阳产业。”刘振南预计,未来2~3年内,国内服务器市场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他希望航天联志能够有朝一日做到国产服务器老大的位置。
显然,对于航天联志总经理王东昆而言,身上的担子实在不轻。从航天联志本身来说,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发掘。据了解,在并入航天信息之后,联志服务器得以杀入了税务、航天等行业市场,但在渠道上双方依然保持了相对独立。航天信息在全国拥有数量庞大的服务网点,航天联志目前能够利用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假如能够同母公司实现渠道体系共享,将有效拉动航天联志服务器的市场占有率。
风浪重归平静。并购搁浅并未给曙光、航天联志的正常经营带来多少影响,不过,对于整个国产服务器产业来说,规模偏小、各自为战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这也意味着海外巨头们仍将拥有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