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航空事业飞速发展,各航空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扩充,同时航空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向管理要安全、向管理要效益”成为航空公司经营之本。航班运行控制是航空公司运营的核心,直接关系到航空公司的安全生产与效益。航空公司必须加强运行控制的管理,提高运行安全管理水平。运行必须符合规范,即符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的规则(CCAR-121FS部);运行要处于受控状态,即对每次飞行的起始、持续和终止能有效行使控制权。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涉及航班生产运营保障的各个环节,具有高度严密性和技术性,因此过去的手工操作及局部的计算机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运行控制的新要求。因而必须将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和高科技手段引入航空公司的运行控制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计算机管理系统成为唯一选择。
厦航运行控制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开发工作自1996年4月开始,经过一年的艰苦开发,系统于1997年4月完成并投入运行。系统投入使用三年多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航空公司安全、正点、高效、有序地组织航班生产,实现规范化管理迈向新台阶作出了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系统开发目标
运行控制系统是航空公司综合业务的实时信息处理系统。系统必须具备高起点,高可靠,安全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即厦航运行控制系统的建立不仅要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追踪国外航空公司的计算机运行控制系统的水平,而且必须符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的规则(CCAR-121FS),适合厦航运行控制管理模式。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 系统必须符合行业运行控制的有关规定:总局有关飞标规定、飞机放行规定等。通过系统的应用,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 系统必须涵盖运行控制的整个生产过程,满足厦航多基地、统一调配运力的业务需求。同时,系统并不是简单的替代手工操作,而应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业务流程。进而规范业务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 系统必须稳定可靠,确保运行控制中信息传递、处理的通畅,保障航班生产的正常进行。
- 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辅助决策功能,提高航班计划制定的科学性,提高飞机的利用率和航班的正常率,进而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益。
三、 系统设计
1、经过详细的调研与选型,本系统采用先进的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系统平台组成为:
服务器: | 两台小型机IBM RS/6000 J30 采用双机热备(HACMP模式3)方式,共享磁盘阵列IBM 7137 ; |
操作系统: | AIX 4.1.5 FOR RS/6000; |
数据库: | ORACLE7.2 FOR AIX 4.1.5并配加并行服务器选件(Parallel Server Option); |
前台开发工具: | PowerBuilder 5.0、 VC2.0、DELPHI 2.0、等。 |
2. 网络系统特点:采用带光纤端口的交换机,主干网100M,构成以厦门生产基地为中心,覆盖福州、晋江、武夷山生产基地的广域网络;主机网卡为100M高速网卡,网间传输速率为128K和256K,为网络提供了充分的带宽,避免由于数据量大而造成的瓶颈;提供了灵活的接入方式,远程用户(包括外出工作人员)可拨号接入系统;网络协议为TCP/IP通用协议,因而便于联接及扩充。
(二)应用系统
系统涵盖了航空公司从航班计划的制订到航班执行完毕的全部业务。
从业务流程上划分,该系统主要由两大主业务流组成,即以航班计划为核心的航班管理业务和以航班执行为核心的航班保障业务。其中航班管理业务主要包括航班计划管理、飞机及各类空勤人员的排班等;航班保障业务主要包括飞行签派、飞机调度、空勤调度、商务调度、平衡配载、国际国内值机、国际国内行查等,覆盖了全部生产部门的业务。
从数据流程上划分,该系统主要由航班计划信息流、以签派为源头的航班当日执行信息流和以商务调度为源头的航班保障信息流组成。通过上面的数据(信息)的流动和共享,将航空公司的各生产部门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安全、正点、高效、有序地组织航班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根据业务及数据流程,将系统划分为21个主要的功能子系统:
- 航班计划子系统
- 航班计划子系统
- 飞行员排班子系统
- 乘务员排班子系统
- 安全员排班子系统
- 飞行签派子系统
- 飞机调度子系统
- 空勤调度子系统
- 商务调度子系统
- 国际值机子系统
- 国内值机子系统
- 国际行李子系统
- 国内行李子系统
- 平衡配载子系统
- 飞行技术子系统
- 安全监察子系统
- 语音查询子系统
- 航行情报子系统
- 报文处理子系统
- 飞行动态监控子系统
- 领导查询子系统
(三)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
1.强化航班运行过程的控制
从航班计划开始直到航班执行结束为止的完整过程中,航班生产的各种信息偶合度高,关联性强,信息流程长。因此,强化航班运行过程的控制,成为系统的首要技术难点。为此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 采用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简称BPR)工程方法,理顺业务流程–经过业务流程整理后,业务流程更加清晰合理,全面彻底地贯彻了厦航《运行手册》中各部门的职责。
- 实现三方协调机制–航班计划及动态的变更与调整,需要航班管理室、机务生产计划调整部门及飞行签派室三方的协调,只有三方都同意的情况下,相应的变更与调整才能生效实施。系统中由需要调整的一方提出申请,其余两方系统屏幕上会立即弹出要求协调的窗口,只有在该两方都按键同意此申请后,提出申请的一方才可使该调整生效,并将此信息存入相应数据库,正式实施。三方协调机制的实现,使航班生产更加高效,责任更加明确。
- 放行评估功能–飞机放行是实施运行确保安全的一道重要关口,系统中量化了飞机放行程序,对起飞重量、天气、航线、燃油、航行通告、机坪监控、FPL报的拍发等信息逐项进行分析,列出了现时的状况与放飞的标准,对未满足放飞标准的项目及签派员未作评估的项目均作了标记。从而有效地保证了飞机放行的准确性。
- 自动提醒功能–航班生产的组织过程是高度紧密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系统的信息要得到及时处理,否则将会影响下面环节的正常工作,为此系统提供了大量的自动提醒操作功能,提示用户及时处理,如:发报提醒、放飞提醒、航班调整处理提醒、机组调整处理提醒、应答消息处理提醒、飞机变动处理提醒、航班延误/取消/备降处理提醒等。该功能有效地减少了人为差错。
- 完备的操作记录–系统对主要岗位的操作人、操作时间均进行了记录,记录详尽、齐全、可备查,为奖惩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依据。从而强化了航班运行控制主体人的责任感,减少了人为差错。
2.消息机制
开发了基于TCP/IP通信协议的网络通讯平台,实现终端-终端的通讯,配以ORACLE的管道技术,实现服务器和终端的通讯。在这个通讯平台上,开发了若干应用程序,实现了以最小的网络代价,达到信息快速传递的目的,从而完成航班计划和动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发布的系统目标。
四、系统使用效果
系统经过三年多的全面运行,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运行控制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采用统一数据源,实现信息的共享,减少了保障部门之间的重复劳动和信息通报的工作量,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有关的行业标准和规定具体地体现在运行控制系统中,工作责任到岗到人,责任体系更具体更明确,工作流程更清晰更有秩序,规范化操作落实到实处。
- 提高了航班计划制定的科学性,有利于各项控制目标的实现,减少成本或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如飞机飞行起落比的控制;定检时间和梯次的控制;航班的合理安排提高了飞机利用率;机组的合理排班调度;航后数据的及时反馈利于各部门的工作调整,减少失误。
- 公司领导可以及时、准确、方便地掌握航班动态执行情况,完善的辅助信息使领导的决策更具科学性。
- 为运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系统具有各类实时动态数据和历史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加工,对于运力资源分配,市场策略调整,改善服务质量,优化生产环节提供强有力支持。
- 通过系统开发,一批计算机人员,不仅专业水平得到提高,而且对于航空公司的运行控制业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为厦航计算机应用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系统的建设也为厦航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打下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五、系统发展展望
系统的投入运行以后,开发人员在用户的配合下,对系统做了大量的完善和维护工作,使系统不断趋向成熟。今后系统必将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其应用领域必将不断地深化和拓展。系统将向决策型方向发展,如飞行计划系统的开发,航线班次班期分析,航线成本分析等等,以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益,适合航空运输业务更新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