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智能终端、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等移动设备达到几百上千台甚至更多,当企业通过数个甚至更多应用APP进行内容分发,这对企业IT来说是什么体验?
随着互联网化的发展,管理移动性成为企业IT部门的关注点,在这种背景下,EMM(企业移动管理平台)成为国内外厂商竞逐的焦点。
尽管如此,在企业级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智衍信息看来,EMM热度不减,并不代表产业不存在问题。近日,智衍信息副总经理田文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EMM当前面临的三大挑战,是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大挑战及其应对
第一,碎片化问题。安卓环境和应用APP的碎片化非常严重,而且碎片化是客观存在的,碎片化问题给EMM带来兼容性管理的挑战。
第二,客户主观上的管理意识不到位。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如果应用推进到一定程度,而后期的管理需求滞后,其后期发展会受到影响。
第三个挑战,移动智能终端的更新非常快,这种更新不仅是更新换代,而是新的模式不断产生,这就对智能终端的管理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田文育表示,面对这些挑战,智衍信息提出了三大应对措施:
首先是平台化的思路。不管是用户还是厂商,平台化是根本。从平台化的角度去看待碎片化,即使有很多技术的问题、即使有一些不同的变化,也都是局部的。
其次是场景化的管理。在智衍信息EMM解决方案中,通过几百项甚至更多的管理颗粒,能帮助客户快速搭建不同场景,从而满足管理需求。
第三,生态链的整合。包括移动设备、移动应用、相关网络等各个方面的整合。
“当前,移动智能终端开始向IoT延伸,这导致整个应用的模式、管理思路都将发生变化。我们认为,客户更重要的是如何从维护的角度转向运营的角度。”田文育说。
在传统IT中,虽然面向业务、面向运营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IT和业务发生的场景没有那么密切,进入移动化时代,场景成为IT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为EMM的场景化打下了基础。
客户选择EMM要注意什么
田文育表示,一个EMM产品,客户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第一,管理维度。为什么从MDM变成EMM,因为它管的不仅是移动设备。EMM管理的维度会越来越多,从设备的管理到应用的管理,还会加上一些时间的、地理的,还有一些行政属性的维度。那么,这个平台的管理维度是不是足够丰富,客户需要考量。
第二,适配性。在碎片化环境里面,EMM是不是有能力适配80%-90%的市场。适配性的问题实际上涉及两个部分,第一是技术是否足够好,能够降低适配的工作量;第二是生态合作足够好,比如智衍信息与华为、三星有优良的合作关系。
第三,平台。是不是已经把一些功能整理出来了,开放给合作伙伴、开发者、客户使用。
第四,从运营的角度有没有足够的弹性。首先是扩展能力;其次,能不能从手机、平板扩展到穿戴设备、IoT等更多种类的移动设备。
据介绍,相比国外厂商,智衍信息有三个突出的特点:首先,作为本土自主厂商,智衍信息自主研发的推送功能是很多国外厂商所不具备的;第二,从场景化、工程化的角度更擅长,因为相比国外厂商智衍信息更了解场景化对企业移动化建设的重要性;第三是服务,智衍信息能提供定制化服务,而国外厂商不可能做到。
立足专业优势,布局IoT
智衍信息由原天畅信息分立而来,承续了天畅12年的技术积累,同时又接收和融合了全球企业移动化技术。目前,公司拥有超过30件自有知识产权,核心产品包括:ZIYA企业移动管理平台、NAZA移动中间件、TPush推送平台等。
资料显示,智衍信息是国内最早推出MDM产品的厂商、国内第一个拥有BYOD实践案例的厂商、国内第一个把MDM升级为EMM、国内第一个推出EMM软硬一体机ZBOX、国内最早完整定义移动门户、国内第一个企业专用推送中心。除了EMM所需的基本模块如MDM、MAM、MCM,ZIYA更是与整个移动生态链展开合作,提供更加开放灵活的接口(包括单点登录、沙箱技术、推送 技术应用级VPN等等),完善和简化企业移动建设。
对于下一步EMM将如何发展?田文育表示,有三个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分别是MDM、MAM和统一入口。MDM强调的是设备的管控,MAM强调的是应用的管控,统一入口是平台化思路的延伸。虽然也有一些厂商把MCM放在里面,但内容的分发和管理往往不是刚需,它是一个组件而不是技术。
当前,随着IoT的发展,EMM也开始尝试涉足这一更广阔的领域。
田文育表示,EMM进入IoT阶段,爆发性更大,但挑战也不容忽视。主要的就是容量的挑战。物联网设备都是万级别的,动不动就是几万、几十万的容量,这对管理平台的性能要求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据悉,智衍信息在IoT方面也已有很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已经开始布局,并且已经有客户在使用了。
“物联网太大,从EMM角度,我觉得还是要找细分点。一定是在开放的环境里做不同的环节,强调更多的合作。”田文育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