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2016中国存储年度峰会上,从事存储行业19年的VMware云架构师经理李晓学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分享了VMware研发产品的路径,以全新的视角分析超融合架构vSAN的应用场景与特性。
存储行业正在发生巨变
2016年被很多人称为中国的超融合元年,新技术层出不穷,随之衍生出各种流派。而VMware做超融合并非凭空而出,随着虚拟化、云计算市场的不断变化,通过以下三个图表中的这些趋势来理解VMware研发产品的路径。
图中数据可能具有一定的冲击性,据IDC指数显示,近10年数据产生量非常大。从左侧的传统存储容量增长图看到,每年的业务都有不同的趋势。从2010年一直到2016年第一季度,每年最高有60%的增长,到2014年增长8%,2015年是增长11%,2016年第一季度出现负增长。“容量居然在下降,实际上产生的容量是大数据,应该是大幅度增加,但是传统存储容量却是负增长,很令人吃惊。”李晓学说道。“从中间这张图看,大家拍照、发电子邮件越来越大的容量产生之后跑哪去了?答案是Server SAN架构。很多客户采用了这种架构的应用,所以容量跑去了那里。”右侧图中显示超融合架构的市场分析,IDC预计,2020年存储增长的情况将与今年类似。为什么很多人说今年是中国超融合元年,图表就是验证。”
李晓学表示,市场如此变化的原因要看传统存储的设计与管理方式。基于先建很多不同类的ldle,前端可能有一些应用、数据库、中间件、Web,这些都是事先人为定义好的,业务系统有不同的划分。从存储角度来看,现在很多客户用虚拟化,如果一个虚拟化管理员提交一个请求,中间很多步骤,一般需要几天时间,长的话甚至半个月一个月都有可能,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如划分错误,格式化数据可能会全部丢失。2009年全世界虚拟机比例超过物理机比例,今天虚拟化比例在中国可能没有国外多,国外发达国家已经达到8、90%的占比。虚拟化已成为数据中心主流。
服务器虚拟化做了这么多年,计算流动性非常灵活,但网络和存储还是面临很大的压力。传统的超融合无非把一些虚拟化软件利用高速网络,通过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一些技术,在结合服务器内置盘,组装在一起,超融合在国内这两年比较热,但在国外已然发展到一定程度。
那么,超融合系统面临着哪些挑战?
首先是现有架构和工具的集成。超融合是一种形态,数据中心是很完整的系统,比如容灾,客户做语音、备份、监控、管理。客户不希望超融合成为另外一个数据中心孤岛,因此集成是核心,超融合和传统架构不可独立在外。
第二是对于成本的挑战、成本的可预见性。
第三是技能,超融合架构从技术来讲,有服务器有网络,软件层面的东西更多,还有虚拟化软件和超融合软件,可能有一些其他管理软件,这个软件堆站时间越长,对于IT技能的需求就越高。
第四,就是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融在一起,原来主机出问题的影响是单方面的,现在出现问题影响面很大,所以架构越稳定可靠越好。
最后一点,技术更新周期不一,硬件有硬件的更新周期,软件有超融合软件更新周期,各自的更新周期都不一样。
VMware超融合架构-vSAN能做什么?
作为VMware的存储产品,vSAN属于软件定义存储,提供存储基本的特性。此外,VMware超融合架构把服务器计算网络连同虚拟化,融合在一起,这也是VMware的产品区别,产品扩展性很强,可以纵横向扩展。另外,产品集成在Vsphere平台,由于VMware是做虚拟化起家的,所以具备先天的平台优势。
VMware超融合架构是vSAN环境下最佳的一个存储平台。
VMware企业级vSAN的应用场景
据IDC调研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用户购买vSAN主要针对于关键业务的运行,另外还有传统的VDI以及远程办公,为什么很多客户敢用vSAN运行关键业务系统?作为架构而言,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第一是可用性,达到企业级可用性,第二个需要快速响应恢复,架构需要稳定性。第二是性能,足以支撑数据库、支撑大系统。另外,出现问题后恢复能力也很重要,扩展性要有高要求。
VMware超融合架构vSAN提供可避免各种故障的恢复能力。针对磁盘、主机、网络和机架等故障做相应感知,一份两份数据不会放在同一个机架里面,也不会在同一个服务器里。第二,可以依托于vSphere平台,这一点很多超融合软件做不到。
VMware超融合软件应用场景案例图示:
VMware超融合vSAN的另类风格
VMware做的vSAN究竟特殊在哪里?调研显示,很多vSAN用户认为该软件集成了理想的Hypervisor;其次是快速部署。第三就是买入价/TCO成本低。VMware做的vSAN不太一样,很多架构只有一个控制机头,所有业务在需要计算时间时都需要控制机头。
vSAN没有控制机头的概念,都在内核里面操作,只有一层,这样对于计算和资源的开销大大减少,I/O路径最短,对用户带来好处除了性能好之外,还有一个好处是更高的整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