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治霾、治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话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进展,已经形成服务业、流通业、交通业、民生方面一体化的趋势,给三地带来大流通、大民生、大服务的格局。当然,在这“三大”背后还有“一大”,这就是大数据一体化。
两会再议,“京津冀一体化”热度再升级
2017 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三周年,京津冀一体化再次成为两会的重点议题之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道,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发展的协同叠加效应不断显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蓝图的指引下,三年以来,京津冀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让三地成为一个经济有机体,三地群众正从这一“超级工程”中不断受益。这是三地产业重构优化提升的成果,更是资源重整协同创新的过程,这种由创新驱动的新产业链,颠覆了传统工业经济时代运煤、输电的分工协作模式,逐渐转变为“数据传输”主导产业分工的信息经济模式。
作为大数据一体化建设的标杆项目, 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已在2016年12月正式启动建设,这也是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批复的七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名单中唯一一个跨省综合试验区,三地将打造以北京为创新核心、天津为综合支撑、河北做承接转化的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高地。而作为样板,从北京向北230公里,由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与承德市共建的承德德鸣大数据产业园正在崛起。
“国家队”完成布局,打造“高可靠”的大数据走廊
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是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所属企业,是市社围绕首都功能定位,实施“再改革、快发展”, 瞄准“高精尖”目标发展大数据业务的企业平台。作为行业的创新企业,以及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国家队”,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以加速国家政策落地为使命,在体量、规模、布局上全面响应国家战略,集团围绕“3+10+X”的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打造拥有自主产权的分布式、全互联数据中心集群网络,具备全球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创新的商业模式,跨全产业链的数据存储、分发以及技术运维的响应能力与多元化集约型服务能力。
以承德德鸣大数据产业园为例,高起点的建设确保其成为国际化、高标准、定制式的大数据产业园,未来四年,这里将建成集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交易、数据应用为一体的大数据中心。
针对大数据应用安全与数据中心高可靠性建设,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总裁陈静红表示:“承德德鸣大数据产业园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针对企业级客户需求进行量身定制,以完备的网络产品为金融、互联网以及大数据转型的各类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及服务。同时,集团提供了完备的本地冗余、多地灾备的容灾体系,帮助用户实现数据‘有备无患’,确保企业用户向‘数据中心+’转型后的高安全和高可靠性。”
据陈静红介绍,承德德鸣大数据产业园在数据安全方面不仅传承了金融行业常见的 “两地三中心”模式,同时还开拓创新,打通旗下包括北京、承德、贵阳等地相隔较远的数据产业园,形成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走廊,将两地三中心的模式逐步扩展为“多地多中心”,极大提升用户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为业务停机敏感的用户提供了最大化的数据保护可能性。
聚焦产业链核心,发力“更快速”的大数据一体化应用
数据走廊就是一条高速路,为京津冀大数据一体化的后期应用,尤其是端到端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应用提供了保障。根据规划,集团将通过这条数据走廊的互联互通,打造一张覆盖全国各省市和各运营商,基于前沿最新SDN技术框架的新一代光纤网络。
海量数据具备数量大、种类繁多和实效性高等特性,而大数据中心的各类业务需要通过CDN进行快速传输。另外,CDN融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为电子商务、高清视频、门户、搜索引擎、游戏等大量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企业提供高速内容输出服务,更能融合HTTPS加速等安全功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大数据服务。因此,要实现CDN+云服务+大数据的融合,不仅需要服务商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实力,更需要不断壮大的CDN用户及CDN带宽总量,而这也恰是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IDC+CDN+云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方向。
如今,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以极致思维打造拥有完整链条能力的CDN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布局500+CDN节点,拥有行业内领先的智能调度系统,可以全面覆盖各种宽带线路,实现对CDN有控制能力的整合,以及全面的监控与分析。对于企业用户,一次接入即可实现智能CDN线路切换,无缝流量过渡,享有最优质、稳定、安全的加速服务。
未来,集团将以“一体化”的力量为承德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打通京津冀和全国之间的联动,并对全国区域之间的协调合作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