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50年技术不断创新 消费电子成主要发展动力

    存储在线 10月19日消息:从第一块硬盘的诞生到现在,硬盘技术已走过50个春秋。期间硬盘技术不断创新,不仅容量越来越大,体积还越来越小,总线从ATA发展到SATA,记录方式从水平记录发展到垂直记录。硬盘应用的领域也突破传统的IT产品,拓展到消费电子应用。在2006年便携产品设计与电源管理技术研讨会上,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展望了硬盘在IT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趋势,以及最新的硬盘技术。


    “硬盘在消费电子应用的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IT市场的增长速度,2005年至2008年两者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7%和12%”日立公司战略及产品策划副总监Marcia Bencala介绍说。
  
    从产品容量角度来看,3.3英寸和2.5英寸ATA硬盘的主力应用仍分别是台式机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但它在消费电子应用的高速增长也不可忽视。例如,随着基于硬盘的数字视频应用加速增长,在2005年至2008年,3.3英寸ATA硬盘在STB/数字视频录像机(DVR)应用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4%,远远大于平均10%的增长速度。PMP应用主导了1.8英寸硬盘市场。而数码相机、MP3、PMP、多功能手机则推动了1英寸和0.85英寸微硬盘的发展。
  
    尽管硬盘在消费电子的应用全面开花,但它一方面受到闪存的正面“阻击”,另一方面要还克服自身的技术挑战以满足消费电子产品的要求,比如低成本、低功耗、小而轻的外形因子、防震/防冲击、易于集成、低噪声和大容量等特性。
  
    对此,日立推出的CinemaStar硬盘技术针对消费电子应用,采用了SCT命令传输、热高度飞行控制、低噪声磁头载入与寻址,以及低功耗技术,适合数字视频录像机、DVD/HDD录像机、带DVR功能的电视机和媒体中心PC等应用。该技术的安静寻道(Silent seek)声学设计满足“卧室安静”操作的要求;低功耗空闲有利于冷却系统运作和提高主机产品可靠性;更广的温度范围支持温暖的运作环境,特别是空间受限的娱乐中心;热感应飞高控制在较大的温度条件范围内改善错误率;智能命令传输(Smart Command Transport)和自适应错误恢复可优化视频流和图像质量。
  
    此外,将闪存与常规硬盘驱动器结合起来的混合硬盘技术,可以延长电池使用时间、缩短应用程序和数据加载时间,并加快睡眠模式的重新启动。混合硬盘里的闪存成为新创建数据的存储缓冲器,有了缓冲器,硬盘驱动器就可以停止运转,直到闪存被充满为止。由于无需不停地旋转,通过关闭功耗大的硬盘盘片马达 ,这一方式能够让笔记本电脑电池的使用时间得到较为明显的延长。例如英特尔支持一种名为Robson的技术,在Robson技术中,大量的数据和应用软件将存储在闪存中,使处理器无需从硬盘中读取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