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企业建开源社区泼泼冷水

    上周,拓林思公司控股的北京万里开源软件有限公司表示,他们正在发起一个名为whitefin的开放社区。今年以来,Linux企业建开源社区的热情持续高涨。年初,共创开源公司启动了Open Desktop社区;6月12日,得到包括中科红旗、BEA、IBM、Intel等公司的支持综合性技术社区??“Linux人”也正式上线。不仅如此,还有更多的Linux社区正在筹建之中。据媒体报道,中科红旗还计划在年内建设两个Linux社区:UMPC国际社区和OpenAsianux社区。
  
    对开源社区的热衷源于企业认识到了其对经营发展的诸多好处,如能够使产品更加完善、能够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等等。不过,在开源社区逐渐升温的时候,笔者也对其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示担忧。
  
    首先,资源分散化问题。国内一家Linux企业的有关负责人曾对笔者表示,开源社区在中国一直面临一个分散化的问题。国内原来建立的一些开源社区,最早只是由一些爱好者发起。由于资金、经验的匮乏,导致这些社区始终处于非常零散的状态,难以形成规模。而现在,虽然有了企业的参与,但如果每家企业都要建立一个或几个开源项目,原本就不丰富的人才和资金资源将面临进一步分散,要想形成像Fedora、openSUSE这样拥有大规模爱好者的社区非常困难。而从国际上看,那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著名社区都是数家顶尖企业共同支持的,这样就能凭借品牌魅力将广大开源爱好者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另外,他们还可将各自的产品开发和制作工具、套件来源、制作流程等内容统一在一个平台上开放,也便于产品的改进和完善。因此,国内的开源社区要想长足进步,也必须考虑如何集中优势资源,协调发展。
  
    第二,资金支持问题。在国外,很多开源社区都有一个基金会作为项目开展的支持,比如Mozilla、Apache、FSF等基金会,为开源项目的长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保障。而在我国,各行业对于开源软件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缺少直接经济利益的诱惑,使得社区发展缺乏资本的介入。此外,国家科技基金对开源社区的支持也很少,单靠几家企业的资金支撑,无异于杯水车薪。再加上国内Linux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只是在近一两年才有所好转,能否对社区提供长期的资金保障还有待考察,以LinuxAid为代表的国内几个传统Linux社区就是前车之鉴。因此,企业必须考虑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切莫一味跟风,虎头蛇尾。
  
    第三,理念缺乏问题。中国的开源运动刚刚走过早期的准备阶段,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开源文化和理念。而对于企业来说,多数都是在封闭的环境内从事Linux开发,GPL规则的执行十分不利,对开源社区的建设更显现出理念方面的缺失。再加上市场竞争的因素,个别企业还多少带有功利主义的炒作思想,缺乏对于开源社区建设的理智认知。一位中国工程院士就曾指出,国内的一些Linux企业总是对开源社区抱着利用的态度,而能贡献的东西则太少。所以,企业建开源社区,必须舍弃功利思想,提升自己的开源理念,才能将社区引向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作为一个一直关注国内开源运动发展的人,笔者希望国内开源社区建设者们应站在促进中国开源社区的规模华、品牌化、国际化的角度,抛弃眼前的既得利益,从长远出发,周密思考,使中国的开源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