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金融、交通和医疗等行业而言,国内教育大数据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这一领域还有很大的挖掘和发展空间,技术的应用有自身的生命周期,迭代速度很快,而只有落实到数据人才的培养才是根本。
4月17日,由中国教育大数据人才培养计划管委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大数据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启动,全国第一期教育数据分析师(EDA)培训终于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开班,这预示着教育大数据的元年来了。
现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少刚、“中国教育大数据人才培养计划”发起方代表即孜点(北京)教育创始人兼CEO邓燕、首席数据官联盟副秘书长石峰、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颜阳、山西省大数据产业协会理事长王艳云、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部(工程中心)副处长魏顺平、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副院长杨现民,以及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老师代表和部分企业代表出席仪式。
当前,教育、教学和科研数据的管理仍处于待激活状态,职能部门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数据都没有很好地连接。为此,以教育大数据、教育信息化互联网和数据测评等技术为基础,孜点教育作为开山第一人,研发出国内首个智慧教育动态测评数据平台,帮助教育工作者收集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各方面的动态数据。
邓燕表示:只有让教育工作者建立大数据思维,真正让大家了解大数据,学习大数据方法和工具,进行大数据训练,提高教育大数据素养水平,才是核心和根本,才能真正解决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张少刚从数据两个方面的思考作出阐释,即数据的获取和数据的应用。前者说“物”,后者谈“人”。中间一个“大”字把这两个方面提升到了一个科学范式的高度,将大数据之“大”,喻为“痕”——“岁月之痕”,大数据技术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科学范式,以往的科学范式是从理论到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当今,通过大数据的方法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行为痕迹作出研判,可以预测未来,而只有不断改进教育的思想和行为,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数据分析师的培育颇具意义。
过去的数据主要运用于科研,侧重于对数据因素和事物之间的发展规律的研究,而现在,人们对数据有了新的认识,重视程度与日增加,应用场景无处不在。而在教育领域,对学习行为的记录、数据分析以及人才的挖掘尤为重要,所以技术创新能推动教育信息技术的革新,实现从IT到DT时代的转变。
作为大数据人才培养计划的发起方之一,首席数据官联盟副秘书长石峰探讨针对大数据行业的背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于大数据行业中人才现状。他表示,教育是基础、产业是支柱、资本是纽带,这是大数据发展的三驾马车,今天人们关心的是数据的实际应用,要为百姓带来的实惠,为业务带来效率,大数据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之需。而此次教育大数据的人才培养计划,这项惠国惠民的大数据普及工程,能够不断培养出适应于各层次需求的大数据人才,加快形成支撑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的强大科学研究与应用人才队伍。
随后,颜阳分享了“数据生命周期与大数据人才培养”的主题分享,涵盖产业互联网发展趋势、数据生命周期、区域市场与大数据等方面论题。他表示,教育大数据人才培养计划正是推动大数据产业垂直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此外,山西省大数据产业协会理事长王艳云表达了对中国教育大数据人才培养计划的支持,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副院长杨现民作为此次人才培训的专家发言,就培养计划宗旨以及六大培训系列做出肯定与认同,同时梳理了数据分析师培训的主要内容。
教育数据分析师(EDA)培训是真正属于教育工作者自己的数据分析培训。教育大数据的发展对教育者的业务开展乃至教学管理的全流程的帮助很大,意义深远。据悉,教育大数据普及工程将于年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