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张图表看中国新经济巨头的崛起

在过去的一年里,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取代十余年来位居榜首的国有银行和石油天然气巨头,成为中国最大的两家企业。它们的迅速崛起概述了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根本性变化。

灵活的技术企业正在推动中国的扩张。信息技术(IT)服务的产出比去年同期跃升19.1%,几乎是国内生产总值6.9%的增长率的三倍。这个发展影响力也在本周得到了证明。

5月17日下午腾讯公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腾讯一季度营收495.52亿元(71.82亿美元),同比增长55%。其中,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9.38亿,同比增长23%。5月18日晚间,阿里巴巴公布2017财年第四财季财报(注:阿里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从每年的4月1日开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结束。)及2017财年全年业绩。第四财季,阿里巴巴集团收入为385.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整个2017财年,阿里巴巴营收为人民币1582.73亿元(约合229.94亿美元),同比增长56%。

下面我们来看七组图表: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2016年左右,腾讯(Tencent)和阿里巴巴(Alibaba)开始极速“弯道超车”。它们的价值上涨时间点恰恰与对新经济初创企业如马云的蚂蚁金融和打车服务滴滴出行不断创纪录的投资运作相吻合。

如今,这两家企业成为了当前国内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而处于上升期的第二纵队企业则是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京东,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和线上游戏服务公司网易:

再来一张2012年占中国主导位置企业对比图:

而在营收方面,虽然作为一家经营主体,中国工商银行(ICBC)仍然的利润仍远高于腾讯和阿里巴巴之和:

但投资者也会将目光转向发展迅速的一方,自2011年中期以来阿里巴巴的营收增长了一千多个百分点,而前五名中的另外三个则增长较为缓慢: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建设银行(CCB)和中国石油(PetroChina)从全国各地招聘了数十万人,并作为国营企业为这些人提供了“铁饭碗”。而相比之下,新一代的互联网公司,其员工人数仅为数万人:

归根结底,腾讯和阿里巴巴代表了定义中国决定性经济力量之一——消费者。中国13亿人口已然不可逆地从钢铁到煤炭改变了自然资源和原材料行业。这个日益壮大、人数众多的群体正在不断追求着iPhone和应用程序等产品,并颠覆全球零售和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