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是应用ERP较为广泛的一个行业。通过将产品研发与制造、核算、采购和供应商集成在一起,可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制造业运营成本。随着个性化消费日趋明显,互联网+经济也开始普及,传统ERP系统已不能满足制造企业的需求,新型的可定制的、支持二次开发的,可对接企业内部其它信息系统的,可实现互联网+转型的ERP解决方案大受欢迎。
因此,制造企业的ERP之路,并非一次成型,需要坚持到底,不断创新的“匠心”精神。
仁栋电气,誓用匠心精神将ERP进行到底。
宁波仁栋电气有限公司是创建于1987年的一家电力设备专业生产厂家,主要产品线市场配比较为完整、各项技术指标均居同行业前列,2016年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人均产值超过200万元。
“我们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产品性价比高,交货周期和服务最优。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 仁栋电气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苗建峰告诉DOIT记者:“中小企业在夹缝中生存和成长,困难和压力相当大。用友一直引领着我们向前进。”
在实际应用中完善信息化
早在2007年,仁栋电气就采用用友U8+软件,开启了信息化建设;从U8+ ERP的财务会计、逐步扩大到供应链、生产制造、人力资源业务领域并取得了成熟应用,到2011年,公司结合产品从卷铁芯向叠片式配电变压器转型,以拓宽市场,进一步深化了ERP应用。
苗建峰最早在一家输变电行业负责品质管理、车间管理和生产管理,对业务内容和流程相当熟悉,工作过程中也接触到了一些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内容。据了解,这家公司也是用友的用户。
2011年10月,苗建峰以总经理助理的身份加盟仁栋电气,推进IT工作也成为他在新公司的职责。苗建峰很快发现,现有的IT系统在支持生产计划、出入库管理等业务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首先是产能无法有效提升,无法按时交货,生产周期太长,生产过程中时常发生材料缺货的现象,另外,纯手工生产计划差错率比较大,品质改善难度大、质量追溯很困难。他决定将业务重新进行梳理,以便发现具体问题,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加以解决。
分解业务目标,寻找信息化机遇
依据仁栋电气的业务现状,苗建峰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了细化,总结为五大方面 。
一是适应多变的变压器产品性能。依据客户与项目要求的不同,变压器产品也有着非常丰富复杂的变化,涉及参数可能达到几十种。
二是由于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大部件产品无法使用流水线工艺路线,无法采用常规的工艺路线去进行定义。
三是工序标示卡转移。只有前一道工序完工后才能转入到下一道工序或另外一个车间生产,工序标示卡也要跟着转移。
四是每道工序都要做检验,检测各项参数后,打印合格证。由于类别不同,参数个数也不同,至少有50个参数。
五是核算计件工资。各车间都有个人计件与班组计件方式,计时加绩效考核算法也各不相同。出于对产品制造跟踪的需要,每台变压器部件要落实到班组和个人,有些工序工资不可能当月发放,只有在最后试验合格后才会计算前序工资,要根据末道工序反推前道工序的计件数量。
ERP大转型 制定新目标
仁栋电气始终以“中国电气行业百强”为目标,希望通过先进管理模式实现“创百年仁栋,铸一流精品”的企业愿景,信息化建设也始终以此来展开。
针对上述业务痛点,苗建峰决定从设备、生产工艺过程切入,提出ERP的大转型策略。为此,他经过半年时间的准备,将所有的信息系统包括PDM、PLM都统一到用友U8+平台上,从2012年开始着手品质管控、车间计件的定制开发, OA扫码也上线使用,为落实几个信息化目标奠定基础。
一是构建敏捷的产购销平衡计划体系。目标合理有效确认所需材料和产品,平衡订单和生产的关系,建立弹性的生产组织和车间管理,快速组织并完成产品的生产制造,满足客户需求。
二是实现设计与生产一体化,有效工程变更管理。客户对具体产品的需求不同,设计工作量大并繁杂,要同时满足低成本和高质量的目标,仁栋电气计划有效集成PDM和ERP系统,提供丰富的物料信息辅助设计,不断提高零部件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水平。
三是努力通过全面对生产物流和业务流程的管控,掌握和控制所有环节的成本,经过系统精细的核算和分析,为公司提供成本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和改善提高的精细化全面成本管理。
四是运用OA协同与ERP信息化的集成,对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实现客观、公正、透明、准确、高效、全面的绩效考核目标。
整体信息化平台实现无缝贯通
为了使信息得到互联互通,仁栋电气在用友开发伙伴的帮助下,开发了一个软件接口,将U8+ ERP、试验站软件、打印铭牌软件、产品图文档信息、打印出厂报告等融合在一起。
首先,可以根据U8+物料清单中的存货档案,推动生成变压器“图档系统”主体信息(包括变压器的名称、型号、图号、容量、频率等数十个主要参数),然后研发设计标准参数。
其次,将图档系统产品图号及各个参数传递到检测站的“试验软件”子系统中。
然后,车间完工报工进行变压器试验,在“实验软件”系统里检测到实际参数并传递到“接口参数平台”中;
最后,“U8+产成品入库”取“接口检测平台”中的检测数据,并输出到“出厂报告及合格证生成系统”,打印产品出厂报告及合格证。
如此一来,仁栋电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各部门重复工作量,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减少出错率,避免了手工操作产生的微小差错。
复合型人才的价值体现
苗建峰熟悉生产工艺、了解生产设备和流程。像他这样的身份引领企业的信息化轻而易举。
“也不完全这样。”苗建峰谦虚地说。他告诉DOIT记者,在把财务模块的升级工作妥善委托给财务部门同事之后,这次信息系统的全面改进和升级对他来说才变得轻松起来。
2013年,为解决生产原材料配套配比数据查询与计件计时等工资计算等问题,苗建峰牵头与合作伙伴一起基于U8+ ERP平台开发了一个名叫“仁栋电气信息系统”的平台。
苗建峰的主要任务是提出需求并跟合作伙伴密切沟通,最终在软件上实现,同时跟踪和判断软件执行过程中是否产生错误,且分析错误的根源。
2014年,仁栋电气将用友PDM、OA和ERP无缝对接,2016年OA系统更进一步升级,信息基础设施也得到更加完善,信息化效果非常明显。
比如,由于产品品种、类型繁多,出现经常发错货的现象,这大大影响了公司的信誉。于是条码及相应的软硬件就得到了应用,再加上严格按照流程操作,问题就消散于无形中。
而车间计件工资的集成应用,有考虑到派工数据、完工数据、计件工资、计时和绩效工资,最后到工人工资。
此外,系统最初重点考虑的是打通采购、生产、销售、财务流程,在升级应用成功之后,成本管理等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
到目前为止,仁栋电气在U8+的基础上陆续开发了生产、采购订单等模块,将信息化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仁栋电气信息化平台,流程依次是:销售接单、预测、MRP计划,订单、采购、生产制造、销售、发货。
信息化应用初见成效
信息化在仁栋电气的深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协助企业建立协同的计划管理体系,组织均衡生产,降低在制品,库存得到控制,提高了资金周转率。例如,销售额从2011年的2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5亿元,库存占用资金一直在2000多万元上下(相对而言库存资金占用减少30-50%),且占地面积不变。
二是加强了制造过程控制和供应链协作,降低了物料消耗和不良品率,持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现场管控水平。
三是加强了供应商管理、全员设备管理,提高制造过程可靠性,产品质量、设备利用率、生产率表现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四是基于符合电气行业实际状况的行业指标,建立现代化运营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决策水平。
五是帮助企业持续改进业务运作与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建立业务运行透明、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响应的运营管理体系。生产周期从以前的一个月提前到现在的10~15天,效率大幅提高。
表:信息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性收益
脚步不停歇 走向智能化
向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转型是传统企业的方向,仁栋电气也不例外。目前仁栋电气定制化的产品比较多,特殊要求不在少数,只能以手工的方式完成,自动化、智能化的潜力很大。
苗建峰表示,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希望采用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掌握设备产品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而云计算、车间可视化管理也将纳入下一步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