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CTO做客新浪谈多核处理器前景实录

    英特尔公司CTO、英特尔企业技术事业部总经理Justin Rattner和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江凌做客新浪科技总裁在线,就多核处理器发展前景等话题与网友交流。


    新浪主持人: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请来两位聊天嘉宾,分别是英特尔首席技术官Justin R.Rattner和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江陵先生,今天我们聊天的话题是多核技术的未来。


    新浪主持人:近期英特尔发布了关于四核的处理器,我们今天谈的也是关于多核处理器未来的前景。作为英特尔的CTO,您如何看待这个多核处理器?



英特尔公司CTO、英特尔企业技术事业部总经理Justin Rattner




    Justin R.Rattner:实际上,多核技术是微处理器发展的未来,因为在微处理器发展到今天,我们现在在单核当中,特别是在单核的这种已有的功耗水平的基础之上,要想再去提高单核性能的话,已经是非常的困难了,多核技术可以在既定的功耗水平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提升性能。


    新浪主持人:您认为多核处理器性能的提高对未来会有什么帮助?我们需不需要这么高的性能?


    Justin R.Rattner:这个问题我们分成两部分来回答,一部分是从服务器的角度看,另一部分从客户端的角度来看。在服务器的领域当中,服务器是需要利用多内核的架构来不断提升处理器的性能,在服务器领域这样的需求是非常明显的,而英特尔在服务器领域也将不断地把处理器的性能推向新的高峰。


    在客户端当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在客户端的市场当中,我们主要是看到对于一些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核可以起到一个加速的作用,并且可以创建一些新的应用。比如说对于Excel电子表格当中的重新计算的功能,就能够用到多核架构,去加快速度。


    新浪主持人:我们有网友一直在问摩尔定律会不会过时,多核时代会不会产生第二个摩尔定律。


    Justin R.Rattner:摩尔定律在每18到24个月当中能够集成到微处理器当中的晶体管的数量就会翻一番,这样摩尔定律至少在今后的10年当中都会继续适用。随着多核技术的到来,实际上使我们有了更好的机会,能够把更多数量的晶体管带来的更高的性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而多核为我们能够体现摩尔定律当中指出的越来越高的性能提供了最好的一条道路。


    新浪主持人:现在有双核处理器,英特尔又刚刚发布了四核处理器,请问更多核的,比如说百核处理器在什么时候会出现?


    Justin R.Rattner:这点目前还是很难做一个准确的预测,但是至少在今后的十年当中会推出百核处理器,甚至不需要十年的时间,可能还稍稍提早一些。当然这个百核处理器指的是英特尔的百核处理器。


    新浪主持人:多核出现的情况下,会不会出现性能提高导致功耗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Justin R.Rattner:更高的性能会很容易有可能带来更高的功耗水平,但是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我们会采取相应的步骤,来对功耗进行非常细致的控制和管理。在我们的多内核处理器当中,我们将越来越好地在精细粒度的层面来实现对于功耗的管理。


    新浪主持人:有网友问您怎么看中国大陆也在发展这种芯片?英特尔计划如何帮助中国提高这方面的技术?


    Justin R.Rattner:英特尔公司不仅仅是对于我们的硅芯片的研发技术,同时对硅制造技术都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大,通过这两方面的工作,英特尔公司将会在中国VLSI成长的技术当中继续发挥关键的作用。


    新浪主持人: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英特尔与中国学术机构的合作,哪些方面是重点,还有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方面?


    杜江凌:主要是这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我们选择的项目是国内有这方面的人才,这是一个考虑。另一方面,我们选择的项目既是对全球英特尔研究的计划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这些项目也对中国的发展有好处,是这样的方向。举一个例子,比如在无线领域,这是中国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无线移动。我们中国有很多由于CDMA,中国接受的3G的标准,很多大学有这样的宽带技术的人才,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人才。另一方面,不管从英特尔角度来讲还是中国的角度来讲,无线宽带技术对中国和英特尔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选择这个领域在中国来做。


    新浪主持人:国际企业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很常见,但是在研发中心里面设博士后工作站比较少,英特尔出于什么考虑来建这样一个站?


    杜江凌:首先,这个博士后工作站在几个大的国外的公司,像微软和IBM,也都在国内已经有了。我们在中国建立这个工作站,主要是通过这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我们知道在国内毕业的这些博士都有非常好的研究能力,加入到英特尔来,会对英特尔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博士后工作站,让他们到英特尔来,为国家培养最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这对于中国和英特尔是双赢的计划。


    新浪主持人:有网友在问关于AMD的问题,AMD已经宣布在2008年底开发CPU图形集成芯片,英特尔会不会有这样的计划?英特尔会不会加强在显示芯片方面的开发,这种方向是什么样的方向,会不会跟NVIDIA合作?


    Justin R.Rattner:英特尔公司多年来在图形芯片组方面,特别是在集成显卡技术方面,在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占到市场份额的70%。在今后的若干年当中,英特尔公司将继续不断地推进图形处理技术和图形架构的发展。今天关于是不是有集成的CPU和GPU芯片的设计,英特尔还没有做任何的发布。但是,如果我们最终的用户需要这样一种设计的话,英特尔完全有经验和有专长能够做到。


    新浪主持人:有人问,作为一个CTO,您如何从技术方面评价AMD收购ATI造成的影响?


    Justin R.Rattner:AMD公司过去是,将来仍将是英特尔公司的重要的竞争对手,这样的一个态势不会因为AMD收购了ATI就发生大的变化,而英特尔公司将会积极与AMD公司开展竞争,会把更多的、更高价值的产品推向市场。


    新浪主持人:下面这位朋友可能来自开发商,他问英特尔如何从软件方面配合多核处理器产品的推出,因为多核处理器毕竟还是依靠软件。


    Justin R.Rattner: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英特尔公司致力于向软件开发编程人员提供最好的多内核编程工具,我们已经在向软件人员交付一系列的技术,帮助他们进行编程开发,举几个例子,包括我们的线程构建模块、线程检验器,以及多线程测试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英特尔公司还将推出一系列新的编程工具甚至编程语言,来进一步简化多核时代的编程。


    新浪主持人:有一个网友想问一下关于英特尔的平台化战略。平台化战略现在是数字企业和数字家庭,多核技术在数字企业平台化战略上有什么帮助?


    Justin R.Rattner:因为在英特尔的处理器产品的未来路线图上,英特尔所有处理器的产品线都将实现多核化,所以毫无疑问,多核技术已经是英特尔公司平台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在数字企业这个业务当中,我们的多核策略主要是能够帮助提供更高性能的台式移动和服务器处理器,在数字医疗的领域当中,多核为我们带来了一些独特的机遇,在数字医疗领域,英特尔公司与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以及与默克制药公司进行密切合作,利用多内核的架构,在医疗图象当中能够快速地发现肿瘤。所以刚才也是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如何对多内核的技术加以具体应用,来推出在医疗、诊疗方面的新的能力。


    新浪主持人:网友问在多核处理器开发过程当中遇到什么困难,有没有比较有趣的事情跟我们分享?


    Justin R.Rattner:实际上在多内核处理器开发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对微处理器设计的很多方面作一个重新的构思,比如说在单核性能和多核共同的性能之间要找到一个最恰当的平衡点,这也就意味着在设计上有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这样一个设计的考虑和多内核处理器时代到来之前,英特尔公司多年所做的设计工作是有很大不同的,也就是说,多内核时代我们要决定单线程的性能以及主频,同时我们也是在围绕着缓存架构做一些创新,也就是说,对于多内核处理器来说,是应该用专用的缓存还是用共享缓存,还是专用缓存、共享缓存两者兼而有之,所有这些设计上问题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进行之中,包括在北京的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


    刚才讲了要找到这样的平衡,我就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设计当中如果把单核的主频提高20%的话,这样性能将会相应提高13%,而功耗就会大幅度上升73%。如果我们把一个单核的主频调低20%的话,它的性能会减弱13%,但是功耗也会下降50%。这样在同一个芯片的封装当中,如果我们能够降低单核的功耗的话,就使得我们有机会把两个核放到同一个封装当中,并且把性能提高73%,也就是说,在设计当中,我们这样就做到了降低功耗,提高性能,同时降低了单核的主频的频率。


    新浪主持人:关于高性能计算的问题,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是发展的热点,英特尔对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有什么建议?这种多核处理器会帮助中国的高性能计算取得什么样的发展?


    Justin R.Rattner:我先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多内核的技术能够带来能效更高的处理器和能效更高的平台,这样对于一些高性能计算应用所需要的大规模的系统来说,就意味着能够在显著的降低功耗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计算密度,也就是说,在既定的空间当中拥有更大的、更密集的计算能力,这就是多内核技术能够为高性能计算带来的直接的益处之一。


    对于中国高性能计算行业,我认为,在中国应该越来越多地利用高性能计算,去提高种类广泛的各种产品的质量。举一个例子,汽车设计当中,我们可以使用高性能计算去提高汽车设计当中的结构安全性和耐碰撞的性能,与此同时不需要先开发出机械原型就能够做到,这是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中国如何使用高性能计算的技术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新浪主持人:从单核到两核用了很长时间,从两核到四核的时间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英特尔近期有没有继续增加核的可能性?什么时候会出现六核、八核的产品?


    Justin R.Rattner:我们也是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当中,处理器当中的核数还会稳步增长,到2010年之前,我们将看到六核的处理器,甚至在2010年之前,八核的处理器就有可能问世。但是真正的挑战也是早先谈到的,我们要开发出软件来利用越来越高的核数,这样的一个挑战对于在服务器行业当中的应用来说就相对比较容易解决,但是对于客户端的应用来说挑战就更大。虽然如此,我们也是看到有数以百计的软件开发商已经开始利用多内核的架构,从而适应核数越来越高所带来的性能,从而能够开发出未来的软件应用,利用好未来的多内核处理器。


    新浪主持人:关于新兴市场的问题。英特尔近期一直做新兴市场的推广,新兴市场主要是低价机和专用的机器,未来会走什么样的技术路线?会不会把多核技术引用到低价PC里面去?


    Justin R.Rattner: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也会把多内核的技术引入到新兴市场,包括新兴市场细分当中。因为这和在多内核技术很快发展的发达市场是一样的道理,多内核使我们能够以一种高性价比的方式为应用赋予更高的计算能力,而且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在今后的几年当中,英特尔的单核处理器将停产。


    而且在这里补充一点,将来我们也肯定能够看到多内核的处理器也会进入到消费电子产品当中,我现在已经听说有一家公司在做基于多内核微处理器的手机产品的开发了。


    新浪主持人:有一个朋友问四核已经发布了,是不是意味着双内核就会被淘汰或者成为过渡产品?


    Justin R.Rattner: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当中,双核的产品还会继续推出,因为我们至少还需要让技术再发展一代甚至发展两代,经过两代的技术发展,我们才能够把四核处理器放到笔记本电脑当中,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当中,双核处理器仍然会主导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与此同时,我们仍然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把四核处理器融入到低端的台式机当中。


    新浪主持人:这个问题是关于微架构的,英特尔每两年升级一次架构,能不能介绍一下下一次架构升级的时间和具体的内容?


    Justin R.Rattner:刚才这样的说法也是对的,英特尔公司每两年就会推出新的微架构,这样的一个计划将来也仍然会保持下去。对于微架构的升级甚至新的微架构发布以后,我们可以预见到,在各个方面都会有提高。当然,新的微架构的能效肯定会更高,它的功耗管理的功能将会更加强大。刚才我也介绍到了精细粒度的功耗管理,这样的功能在下一代的微架构功能当中肯定包括。下一代的微架构当中,也可以预期到,会有更强的超线程的能力,会在同样的设计当中看到多内核、多线程的处理器。同时下一代的微架构当中,我们也会看到可管理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都会提高。


    新浪主持人:下一个问题比较有意思,AMD64的处理器到今天淘汰的时候我们都没有用到64位的操作系统,都没有发挥64位的功效,多核和双核会不会也是华而不实的,在被淘汰的时候还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Justin R.Rattner:这又是一个提得非常好的问题。英特尔在推出新的微架构的时候会作出非常大的努力,来推动整个行业围绕着新的微架构去发展,所以,在我们新的微架构推出之时,我们就能够驱动整个软件行业利用我们的新的微架构的能力。在我们这种工作当中,我们常常是成功的,虽然并不是每一次都成功,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在这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英特尔公司最大的优势之一就在于英特尔公司有足够大的规模和充足的资源,使我们能够非常成功地推动全行业向前发展。


    新浪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的上市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Justin R.Rattner: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这样一种情况,可能会随着一项重要的而且是在不断兴起的技术而得到改变,那就是说虚拟技术,通过虚拟技术, 我们可以同时运行旧的和新的操作系统,并且能够自己去选择在每一个操作系统上运行哪些应用,这样对于一个企业级客户来说,他们可以继续在旧的操作系统上运行过去的一些企业级的应用,与此同时也能够允许企业当中的用户去充分利用新的操作系统带来的新的能力,并且运行围绕着新的操作系统开发出来的新应用。


    比如说让我感到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体验,就是在苹果电脑上,我可以通过这种虚拟技术同时运行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和Vista的操作系统。


    新浪主持人:非常感谢二位光临我们新浪嘉宾聊天室,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网友的参与。再见。